4设置西安邮电大学是该校内涵不断拓展、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需要。
该院现有41个本科专业,分属19个一级学科,形成了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工、管、理、经、文、法、艺等7个学科门类相协调的办学新格局。现在“学院”的校名已经不能准确反映该校的办学内涵和加快发展的实际。该院将国际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以国际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带动快速发展。随着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学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先后与美、英、德、法、加拿大、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3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其中17所签署了“1+2+1”、“2+2”、“4+1+2”等合作培养协议。
5设置西安邮电大学是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加强军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该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设有国防生教育学院,借助自身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军事理论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水平,完善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信息环境和氛围,探索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的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防生教育教学、军队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招生规模逐年增大,在校国防生总数近500人,现已成为西北规模最大的开展国防生教育的地方院校。该校加强与军工研究所的合作,在侦查类装备天线、测距测向类天线、信息对抗、信息安全等领域承担多项研发课题。
(二)设置西安邮电大学的可行性。
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该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具备了设置大学的基础和条件。
该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348人,其中研究生842人,占在校生的5.15%。在基础设施方面,生均占地面积62.6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44.66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21.65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626元,生均适用纸质图书85册,有校内实习基地6个、校外生产实习基地77个,建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满足了师生工作学习的需要。
在学科与专业方面,该校三个主要学科门类及相应的本科以上在校生占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工学55.7%、管理学22.8%、理学16.1%。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本科专业均覆盖了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一级学科,均有2个以上硕士学位授权点。共有9个一级硕士点,28个二级硕士点,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1个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点,有5届硕士毕业生。现有6个省级和部级重点学科,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名牌专业,4个省级重点研究中心,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在师资队伍方面,现有专任教师总数950人,兼任教师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比例为7.05%,生师比为17.2∶1。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410人,教授11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696人、博士201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3%和21.2%。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有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以及省级荣誉称号获得者41人次,双聘院士6人,外聘专家、教授78人。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2006年该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有2项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一等奖。现有1个国家级、3个省级教学团队,9门省级精品课程,3项省级优秀教材奖,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8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4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4000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477篇;出版著作180部;获授权的国际、国内专利51项;近五年科研经费累计1.71亿元,年均3418.8万元。该院与合作单位共同提出的“虎符TePA”是在信息安全基础共性技术领域我国提交并获通过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合作完成的“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评审。
在办学经费方面,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通过政府拨款、学费收入、政府专项资助、科研与社会服务、争取横向经费、社会捐助等途径积极筹措办学经费,保证了基本所需的教育事业费。另外,在省政府大力支持下,2011年生均教育经费拨款达到9000元,2012年生均拨款将提高到12000元,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障。
现任领导班子政治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熟悉高等教育。8位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具有高等教育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开拓进取,勇于担当,能够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实现学校科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