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二)基本原则。

  坚持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统筹兼顾原则。统筹协调水运、水电、水利发展,统筹协调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发展。

  坚持“宜水则水、宜陆则陆”和水运体系整体发展原则。注重内河航道、港口、船舶和支持保障系统的协调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型、绿色生态型、历史人文型航道开发原则。突出优势和重点区域,注重效益、量力而行,有计划、分步骤推进。

  坚持科学管理、安全发展的原则。健全和完善“政府统一领导、交通运输部门综合管理、海事机构依法监管、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企业安全自律、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省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010公里,兰州、临夏、白银、陇南港口基本建成,运输船舶的技术状况明显改善,支持保障系统较为完善,基本实现兰州以下黄河主要区段通航和等级化,内河水运在我省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对沿河(江)产业布局和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到2020年,全省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346公里,力争实现甘、宁、蒙3省区黄河航道全线通航,建成我省内河水运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体系,确保内河水运优势和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黄河白银四龙至龙湾段航运建设二期工程、黄河乌金峡库区及龙湾至南长滩航运建设工程、黄河大峡库区航运工程、黄河兰州段提级改造工程、黄河白河口至玛曲县城段航运工程、洮河九甸峡库区及碧口库区航运工程等项目,建成等级航道654公里。开展黄河小峡、大峡、乌金峡碍航闸坝复航研究论证工作。

  (二)加快港口建设。重点建设兰州、临夏、白银、陇南枢纽港口,完善全省内河港口布局体系。建设黄河兰州新港5个港区、白银港5个港区、临夏港2个港区、陇南港2个港区,推进一般港口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运输顺畅的港口主骨架体系,有效提高我省港口码头客货运输能力。实施黄河兰州新港和黄河兰州城区段水上公交建设工程、黄河刘家峡港区航运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码头公用泊位301个。

  (三)培育和发展水运市场体系。加强内河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着力培育水运市场主体,提高水运市场化程度,促进航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引导和支持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发展船舶工业,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船舶制造企业。实施船型标准化,鼓励航运企业加快船舶更新改造,严格实施船舶更新报废制度,逐步淘汰挂浆机船、水泥船和木质船舶等现有非标准船型和安全、环保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老旧运输船舶。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支持发展专业化运输,提高水路交通综合服务能力和节能减排效益。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