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耕:在冬季休眠期对竹园进行全面松土,深度约20厘米,并将清除出的杂草埋入土中。
2、扒土晒目:清明前将堆拥在竹丛根际的泥土,自外而内挖开,尽量暴露所有笋目,曝晒20-30天后可覆土。
3、加土培笋:扒土晒目后,重新覆盖正在萌发和尚未萌发的笋目。培土可用草被、黄泥土或冲积土,以高于原竹蔸10厘米左右为宜,可结合施春肥同时进行。出笋前5月至6月再培一次土。
4、施肥:①春肥,扒土晒目20~30天后开始施春肥,每丛施50~100千克人粪尿、厩肥、塘泥等肥料。②笋前肥,5月初每丛施人粪尿20~30千克或尿素0.5千克。③笋期肥,7-8月出笋盛期,结合采笋后笋穴封土施速效性肥料,施2~3次,时间间隔为15~20天,每丛施人粪尿20~30千克或尿素0.5千克。④养竹肥,9月份,每丛施复合肥1千克或焦泥灰10~25千克。
5、笋穴处理:对采笋后笋穴的处理须行施肥和封土,施肥需待切口结膜后方可进行。
6、留养母竹 : 7月底8月初,每丛母竹留养新竹4~6株,使竹丛立竹数保持在8~10株左右。
7、灌溉: 3~5月雨季到来前,每周或隔周灌溉一次,在采笋期间如遇6-7天晴天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