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善竹林结构:平均胸径9-11厘米年龄组成4度每度各占25%或1-4度竹比例3:3:3:1
2、劈山:每年7-8月劈山一次
3、垦复:坡度小于25°的林地,每隔6年~8年全垦一次,花年竹林在当年盛夏进行,大小年竹林于发笋长竹当年盛夏至小年盛夏进行,深翻30厘米,清除树桩、竹蔸、老鞭等;坡度25°以上的林地,采用水平带状垦复或仅清除竹蔸树蔸。
4、施肥:于孕笋年9月~10月或竹笋春季出土前1个月施肥,每亩施肥量为含氮量6.7-8千克,含磷量1.3-1.7千克,含钾量2.7-3千克的化肥或其他肥料。株穴施或沟施。
5、留笋养竹:竹林出笋早期和盛期进行,选留健康竹笋长竹,数量和大小按不同立地级竹林结构指标确定,并使新竹均匀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