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3-2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具有战略储备、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对冲风险等功能,是现代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要功能载体。北京规范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对于增强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聚集辐射功能、加快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加大电子商务应用的行业覆盖率,保持本市电子商务重点行业在全国的领军地位,成为发展环境最优、服务和规范经营水平最高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首善之区。加快电子认证、电子支付、信用、标准和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重点建设通州商务园等3至5个电子商务聚集区,增强承载电子商务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综合能力。鼓励有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积极发展网上商城,鼓励有条件的零售企业提供网上销售和配送服务,实现以网上销售带动门店销售,以门店销售支撑网上销售。建设电子商务展示体验中心,推广高新技术在电子商务产业中的应用。到2015年,电子商务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8%左右。
三、商贸品牌特色提升工程
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提高市场品牌丰富度和特色企业集中度,增强消费市场吸引力,带动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
(一)发展自主品牌,推动北京创造
推动“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更加适应当代消费需求。支持有实力的在京商贸企业创立和经营自主品牌,倡导商家开发、营销自有品牌商品和服务,培育目标消费群体的品牌认知度和品牌忠诚度。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促进自主创新优势和文化优势有机结合,培育一批新兴品牌。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和展会资源等向“双自主”企业倾斜,支持“双自主”产品出口,推动“北京创造”走向世界。推进支撑自主品牌国际化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电子产品、生物医药及保健品、医疗器械、汽车、新能源、乐器等特色产业优势,打造一批特色化和专业化出口基地。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海外推介自有品牌,尽快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自有品牌商品企业。到2015年,“双自主”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达10%以上。
(二)汇聚国内品牌,经营中国特色
加强商贸领域跨区域合作,为国内品牌商品和服务进入首都市场搭建平台,荟萃、营销全国特色商品和名优商品,在服务全国的过程中,发展壮大首都的零售市场和商贸流通产业。打造“北京购物季”等全市性促消费品牌活动,增强首都市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促进“美食消费”、“特色消费”、“外来消费”持续增长。
(三)引进国际品牌,融入国际时尚
依托中心商业区和多功能购物中心,引进更多国际知名品牌,促进国际品牌来京设立辐射全国或亚太市场的代理总部和地区总部。吸引更多国际知名消费品类展会在京举办,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品牌代理商,拓展品牌引进渠道,繁荣首都消费市场。吸引国际一流研发、创意人才,打造北京首发的国际时尚名品。组织开展北京国际美食盛典、中国北京国际餐饮食品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吸引国外知名餐饮品牌落户北京。
(四)强化商贸特色,彰显文化魅力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深化特色商业街区的提升改造,提高特色企业集中度。在完善现有特色街区的基础上,强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国际元素的结合,培育若干条具有北京特色、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商业街以及一批社区特色风情街,引导特色产品和服务聚集;打造以大栅栏-琉璃厂-天桥、什刹海、南锣鼓巷等为代表的,以商旅休闲、文化创意、特色演艺等为内容的融合时尚与传统的文化体验消费区。
深化商贸与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的融合,开发高品位的工艺、艺术产品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创新推出时尚商品和服务。引进国际知名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增强商贸领域满足文化消费的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