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形势下,北京在加快商业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新需求、新期待;在加快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带动企业创新和国际化、高端化发展;在壮大首都商贸流通产业,以更高水准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等方面,首都商贸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相比,“十二五”期间,首都商贸尤其要在提升专业交易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商贸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自主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优化商贸发展软环境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第二部分 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发展思路
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长远目标,立足首都商务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发挥首都优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商务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为商务工作的着力点,全面推进商贸流通“规范化、现代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塑造“北京服务”,助力“北京创造”。围绕商贸流通关键内容,重点实施“五项工程”,努力实现“四个显著提升”。
专栏2-1 “五项工程”和“四个显著提升”
五项工程:商贸交易领域拓展工程、商贸交易市场完善工程、商贸品牌特色提升工程、商贸交易主体壮大工程和商贸配套环境优化工程。
四个显著提升:国际流通交易功能显著提升、国际购物消费功能显著提升、国际商贸主体实力显著提升和国际商贸发展环境显著提升。
在“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努力建设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拥有全球化配置资源和先导性带动作用的商贸产业,拥有创意、研发、营销特色商品和特色服务的综合能力,拥有金融、信息、物流、商务服务等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拥有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商贸环境,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国际商贸中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拉动作用,为世界城市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一是适度超前。借鉴世界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把握世界经济新一轮调整的战略机遇,拓展首都商贸发展的新兴领域,创新发展方式,增强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
二是突出重点。结合首都优势和资源特点,加快发展商贸高端领域。着力加强高端组织和高能级商贸主体的聚集,吸引全球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高端人才汇聚,积极推动以电子交易为代表的虚拟交易市场和服务平台建设。
三是强化特色。发挥后发优势,突出北京人文特色,增强多元商贸文化的包容性,提高首都商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产业融合。适应首都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新期待,加强商贸发展与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商贸领域新兴业态,引领新型消费。
三、建设目标
到“十二五”规划末期,国际商贸中心建设要在便民利民,更好满足居民多方面、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以下主要预期目标:
(一)要素资源聚集、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在商品流通规模翻番的基础上,外埠和境外购进额占购进总额的比重保持70%以上,外埠和境外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保持60%以上,强化国内全球采购中心的地位。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占全球比重均在1%以上,提升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地位。
---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规模年均增长20%,进一步巩固服务外包的全国领军城市地位。
(二)国际时尚消费功能更加完备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1万亿元,达到世界城市消费规模。
---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商业流通组织化程度提高,连锁销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40%左右;电子商务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8%左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