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完善城市消防安全布局
消防安全布局是城市消防规划的核心,其主要目标是保障城市各项功能基本协调,各项建设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本规划着重对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提出原则性意见,根据城市发展和实际情况的需要,按规划逐步实施。
1、结合燕子矶、迈皋桥、尧化门、梅山、金陵石化周边与化工园等重点区域污染企业整治,全市石化产业治理整顿和转型升级,对不符消防安全要求的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2、结合老集镇改造升级、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试点,改善消防安全布局。
3、结合农村地区集中居住模式特点,有效整合公共资源,改进和完善农村消防安全布局。
4、结合西荷花塘、颐和路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同步完善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布局。
5、新的公共娱乐场所不得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半地下、地上四层及以上楼层。
6、结合“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工程,严格控制新建的200公里天然气高压管以及东阳、江宁、江北等LNG调峰储配站周边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确保安全。
7、结合南京市“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区域,分区分片改善消防安全布局。
8、加强对特殊历史地段、突发事件的规划引导,出台保障历史地段消防设施配置规定、确保安全的应急预案及消防其他规定。
此外,按人口密度,增加大型广场、公园等公共绿地,满足在地震、战争等特殊情况下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避难要求。
(六)稳步推进消防站建设
1、主城消防站建设
普通消防站责任区面积不大于4至7平方公里。在“十二五”消防站点的规划中,优先考虑“十一五”规划中没有实施的站点,并与“十二五”南京城市建设相匹配。
2、市域范围内消防站设置原则
根据《江苏省城市规划编制要点》,消防站设置原则为:常住人口在5万以上、工厂企业较多的县城、镇、工矿区应设1至2个消防站;常住人口在1.5至5万的县城、镇、工矿区应设1个消防站;常住人口不到1.5万,但工厂企业较多、物资集中或位于水陆交通枢纽,有较大火灾危险性的县城、镇、工矿区可设1个消防站。
3、消防站选址的原则
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与规划用地性质具有兼容性;消防站应选择在责任区适中位置、且交通方便、利于消防车迅速出动的地点;消防站边界距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不应小于50米;在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气体的地区,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向,其边界距液化石油气罐区、煤气站、氧气站等不宜小于200米;消防站车库门应朝向城市道路,至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宜为10至15米;设在综合性建筑物中的消防站,应有独立的功能分区。
4、消防站点在近期城市建设中的布局
(1)河西新城区
现状:目前河西新城区共有两个消防站,分别为兴隆站和特勤大队。
分析:随着河西南部地区的发展和青奥会的举行,目前的消防站点已经不能满足河西新城区的消防安全需要。因此在河西奥体附近建设庐山路站,南部地区建设双闸1站和双闸2站,以满足青奥会期间的消防安全需求。
“十二五”规划建设站点:庐山路站、双闸1站,双闸2站。
(2)南部新城
现状:目前区域内共有消防站点两个,分别为安德门站和江宁开发区站。
分析:消防站点严重不足,目前的消防站点不能满足消防站服务半径的要求,随着火车南站地区的建设加速,以及江宁东山副城的进一步建设完善,对于消防站点的需求将变得异常迫切,故在“十二五”期间需进行相应站点的建设。
“十二五”规划建设站点:火车南站站、大明路站、铁心桥站、宁南站、纬七路站。
(3)江心洲生态科技岛
现状:江心洲陆地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全洲长约12公里、平均宽度约1.2公里,东隔夹江与河西新城区相邻,西跨长江主航道与浦口新市区相望。目前岛上无任何消防设施。
分析:随着中新生态科技园建设的深入,以及长江岸线建设的需要,江心洲需建设陆上和水上消防站。
“十二五”规划建设站点:江心洲陆上站、江心洲水上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