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


  总的来看,“十二五”时期,改革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面对的经济、社会和舆论环境越来越复杂,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期望越来越高,特别是要调整深层次的利益格局,协调各方利益形成改革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些久拖未决或决而难行的重大改革任务亟需在这个时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大量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首都改革仍然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为此,要继续推进首都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规律和新特点,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第二部分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首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和新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首都特点的特大型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制度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等领域改革,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活力与可持续能力,为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围绕主题,重点突破。以改革促发展,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首都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市情,大胆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

  --统筹协调,综合配套。全面推进经济、行政、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注重相互衔接和综合配套,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积极稳妥,分类推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遵循改革的规律,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力度和节奏,按照“继续推进、试点先行、研究谋划”三个层次,稳步务实地推进改革。

  二、改革目标

  总体目标。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到2015年,基本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点领域改革目标。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具有首都特点的特大型城市管理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部分 重点改革任务

  一、加快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

  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文化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推动首都经济走上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轨道。

  (一)全力推进中关村示范区先行先试改革。

  强化首都创新资源平台作用。健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北京市创新资源统筹工作机制。完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资金统筹机制和项目审批工作机制,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和产业化。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型人才服务平台、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服务平台、政策先行先试工作平台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作用,建立标准创制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先行先试。实施并完善“1+6”系列政策。在中关村开展科技成果的自主处置和收益分配权试点、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试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股权投资基金及其管理企业利用外资工作试点。在中关村继续推进股权激励、科技金融、重大科技专项经费列支间接费用、新兴产业组织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政府采购、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工商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改革等试点。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健全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民营经济以及外资企业的作用,集中力量攻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健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多出创新成果。健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发现、筛选机制,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健全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加快形成覆盖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集小额贷款及融资担保、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及并购重组为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健全政府资金支持机制,加强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推动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打造世界人才高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