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队伍建设。美国白蛾发生区和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生态功能的区域)要进一步加强防治专业队建设,设立村(街)查防员和监测员,配备防治器械,加强培训,严细管理,加大疫情监测和除治力度,确保圆满完成防控任务。
(四)严格检疫封锁。充分发挥道路联合检查站、木材检查站和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的作用,加强检疫检查,严格限制来自松材线虫病疫区的松科植物及其产品调入和过境,严防美国白蛾疫区调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运载工具带疫传播。加大对木材集散地、铁路货场的监管力度,强化复检,严防松材线虫病传入和美国白蛾疫情扩散蔓延。
(五)强化疫情监测。现有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监测点要把松褐天牛、美国白蛾作为重要监测对象,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和美国白蛾防治关键部位,要将监测任务落实到人和山头地块,加强定点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情,第一时间除治。加强疫情普查,各地每年要开展一次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普查结果于当年12月底报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并适时开展美国白蛾疫情调查。
(六)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新发现并鉴定确认的松材线虫病疫情,要在第一时间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并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封锁、控制、彻底清除。未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核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发布疫情信息。
(七)坚持科学防治。美国白蛾防治要突出主要风景区、交通要道两侧及重大活动场所周边等关键部位,重防第一代,采取挖蛹、剪网幕、施放天敌、地面和飞机喷药等综合措施,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技术,切实加大除治力度。积极开展相邻行政区域之间、有关部门之间的联防联治,密切协作,统一时间,统一行动。深入宣传、大力普及监测和除治技术、法律法规等,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和群防群治。落实“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大力推行限期防治通知书制度,动员林木所有者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八)加强营造林科学管理。突出营林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将防治措施纳入造林设计、森林抚育方案,建立健全包含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指标在内的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和森林抚育经营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大力推广良种壮苗,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和抗病品种,积极营造混交林,加快纯林改造,及时清理虫源地病腐木,营造健康森林,提高林分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