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①实施“文明工程”,落实完善各级点评机制,修订《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管理办法》,推进文明城市(区)创建;②提升“满意工程”,推进文明行业创建,树立行业文明形象;③推进“温馨工程”, 广泛开展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环保社区、学习型社区等创建活动,夯实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④加强“新风工程”,以建设生态文明村镇和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为重点,促进乡风文明;⑤推进“志愿工程”,建设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更多市民加入志愿服务行列,经常性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交通督导、网吧与行业优质服务督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4、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目标: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发挥社会科学界“思想库”的作用。
任务和措施:
--加强社科基础性理论研究。深入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研究和阐释。
--加强社科应用性对策研究。围绕海西建设、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及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加强应用性对策研究;深入开展厦门历史文化研究。
--加强社科普及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对台对外交流。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理论家和学术带头人。
项目:
①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机制;②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和转化体系;③每年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高水准的研究成果;④每年举办一次全市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讨活动;⑤办好每年一届的“社科普及周”活动等;⑦推动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社会科学普及条例;⑧加强市社科院建设;⑨建设厦门社科研究地方特色学科;⑩引进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
(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1、传媒事业建设
(1)壮大主流新闻媒体
目标:把厦门日报社和厦门广电集团建设成为拥有多媒体传播手段和较强传播能力的区域性主流权威媒体,构建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任务和措施: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整合全市新闻资源和各类新闻形态,加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的联动,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形成新闻舆论引导合力。
--推进新闻改革创新。提升节目制作能力,提高内容质量,创新内容形态,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应对机制,实施应对突发性事件新闻应急响应分级管理,抢占重大突发事件舆论主导先机。
--加强数字电视建设。加快新一代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建设,建成覆盖全市、有线无线相结合、高速互联、安全可靠的融合性网络。
--全面推进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的高清化。提升节目高清制作和播出能力,实现主要电视频道的高标清同播。到2015年,广播电视平面媒体100%完成数字化。发展数字内容,发展高清电视广播和高清互动视音频,初步具备高清制播能力。
--打造全媒平台。支持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兴媒体延伸拓展,形成全媒体业务的主流强势媒体。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项目:
①组建厦门报业传媒集团;②扩建厦门报业印务中心,引进投产一条新的印刷生产线;③厦门日报社所属的“厦门新传媒大厦”建成并投入使用;④抓好厦门卫视节目质量和落地率;⑤完成主要电视演播室(厅)的高清改造和建设,建立高清广播电视网络制播系统框架;⑥建成面向多种播出平台、面向多种接收终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新闻采编中心;⑦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⑧开展传媒品牌建设,加强厦门广电集团直播团队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品牌频率频道报纸、品牌栏目和品牌专栏,培养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编导、名技术骨干和名职业经理人。
(2)发展新兴传播媒体
目标:着力在新媒体建设、一流媒体打造、舆论引导能力提高、现代传播体系构建上下功夫,加快实现由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变,提升现代文化传播能力。
任务和措施: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支持主流新闻媒体发展新兴传播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
--办好厦门网。把厦门网建成依靠统一、可靠的存储系统提供内容同步和数据备份的更高效、可扩展、易管理的Web服务器集群和网站群。
--加强手机电视建设。发展手机出版、手机报、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户外电视、公交车载电视等新兴媒体,丰富内容,创立品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推进广播电视媒体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广播电视媒体监管平台,加强对新兴传播媒体的规范管理。
项目:
①建成IPTV集成播控平台;②重点推进“台海宽频”建设;③发展壮大厦门网;④建设厦门广电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平台(即厦门IPTV监管平台)。
2、公共文化事业建设
(1)繁荣文学艺术创作
目标:鼓励扶持文学艺术创作,着力提升品质,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厦门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精品佳作,打造厦门文艺创作特别是精品文艺创作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文艺创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任务和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