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厦门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二)“十二五”时期厦门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厦门文化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文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六中全会更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大力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随着厦门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以及文化产业列入市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全市上下对加快推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文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二是文化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十二五”期间,人民群众用于文化消费的可支配收入将大大增加,文化需求的高速增长将为文化发展发挥强有力的引导、推动和支撑作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与文化发展支持政策、相关规划的深入实施,将为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文化与科技、经济相互交融,新型文化业态层出不穷,文化发展将焕发出更强大生命力;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国际产业分工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将推动文创经济快速壮大提升;高铁时代的到来,将助推厦门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和厦门独特的区位与文化优势,为深化厦台文化交流合作提供良好条件;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文化要素整合和文化资源转化提供了良好环境。
  三是文化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然存在。从国际形势看,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任务仍然艰巨。从我国情况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十分繁重,文化发展的实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存在差距,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任重道远。从厦门的情况看,对文化建设在“四位一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仍缺乏全面深刻认识和长远战略规划;对全市公共文化资源布局均衡化及其功能效益的要求与岛内外文化发展不平衡、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矛盾;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不强、知名品牌和经营实体缺乏的状况与国内其他文化发展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文化人才引进和使用的机制不够健全,高素质、复合型的文化人才相对匮乏,难以满足高新技术应用和经营管理创新的需要;文化体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有待加强,文化发展的政策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先行先试,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文明厦门”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突出转变发展。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二三产共推进等重大决策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促进文化发展质和量的提升壮大。
  2、突出以人为本。坚持文化惠民和文化权益均等化的发展理念,精心打造文化民生工程,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实现文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促进市民素质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
  3、突出岛内外一体。按照“全域厦门”的理念和“提升岛内,拓展岛外”的思路要求,统筹岛内外文化发展的功能布局,把岛内与岛外、城区与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岛内外文化建设均衡化、一体化发展。
  4、突出统筹协调。坚持“两手抓,两加强”,确保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现代文化发展和传统文化继承、抓繁荣和抓管理的关系,不断提高推动文化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5、突出特色优势。注重挖掘闽南文化底蕴,发挥厦门中西文化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富有地域风情和文化内涵的闽南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文化;发挥厦台“五缘”优势,突出对台文化交流特色,大胆先行先试,着力把厦门打造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沿平台。
  6、突出改革创新。把改革贯穿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性障碍,大力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文化新兴产业,继承和改造传统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
  (三)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
  1、目标定位
  围绕厦门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努力构建“文明厦门”。到2015年,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更加完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精神文明和岛内外文化建设一体化基本形成,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全面优化,文化产业作为全市支柱产业的地位基本确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和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条件基本形成,切实将厦门建设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和文化产业示范城市、全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集中展示闽南文化魅力的窗口、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文化产业合作中心,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知名文化城市。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