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的通知

  (5)推动制造业提升发展。深入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和主要产业调整振兴等规划,积极组织实施“万企升级行动计划”,加快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培育形成一批千亿元级、百亿元级品牌企业和十亿元级品牌产品。大规模改造纺织、冶金、轻工、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合理调整布局,提升装备和工艺水平。以“百项千亿”技改工程滚动计划为抓手,大规模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围绕重点产业链、重点产业集聚区、重点产业带和重要经济增长点,建立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库。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紧密结合,深入开展企业产品研发设计、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整个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创新与协同应用。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标杆,发展一批“两化融合”示范区和示范(试点)企业,每年选取1-2个“两化融合”示范性行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示范。扶持具有较大影响的行业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发展第三方信息化服务平台,力争5年新增重点服务平台40家。
  (6)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围绕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努力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严格保护耕地,推广普及高产技术,稳定粮食生产,力争粮食亩产年递增1%;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质检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计划,加快现代农业人才引进培养,每年推广50项重大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和圩区综合治理,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实施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50万亩;运用现代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运用信息技术培育发展智能农业、精确农业。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建立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提供面向农业经营全过程的综合服务。推进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和金融改革。到2015年,农林牧副渔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
  (7)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以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依托专业园区、科技园区和开发区,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高端发展,着力打造骨干企业支撑型、科技创新推动型、产业链条带动型等三类特色产业基地,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培育一批重点基地,提升示范带动效应,到2015年,打造100家省级特色产业基地,销售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基本形成“一县一基地”的发展布局。提升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质量,打造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旗舰”项目,创新运行管理模式,推动南北共建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沿海地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培育南京软件谷、昆山花桥商务服务集聚区、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等20-3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到2015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家,超500亿元的10家。
  (8)推动企业增强竞争力。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鼓励企业突出主业、延伸产业链,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形成一批龙头型、旗舰型大企业大集团。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更大市场空间。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管理型企业家,提升创新发展才能。实施品牌工程,培育驰名商标300件,著名商标3000件。发展特色经济品牌,大力培育地理标志知名品牌,努力打造集体商标品牌,支持企业申请商标国际注册,提升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科技型、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到2015年,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培育100家主业突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点企业和500家创新型骨干龙头企业;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培育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3-5家,全省百强企业中服务业企业达到40家。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