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广阶段(2011年11月-2014年9月)。
试点县在2012年底前完成50%的建设任务,2013年度再完成40%的建设任务,2014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其他县(市、区)、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2012年底前完成40%的建设任务,2013年度再完成40%,2014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市直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新汶、肥城矿业集团在2014年9月底前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开展公益性服务。
(三)提升验收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
到2014年9月底,设施、网络、队伍、资源、传输和服务方面基本完备。试点县在2014年9月底前验收,其他县(市、区)、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市直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在2014年12月底前验收。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作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关怀,对于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确保网络文化安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保障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市政府成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筹划,分工协作,确保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抓好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规划、监督与管理,协调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支中心负责本地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与运行技术指导。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宽带接入安装及网络使用费用优惠协调等工作。市科技局负责技术运行平台和数据资源库建设的技术指导等工作。市教育局负责协调、督导中小学校电子阅览室建设,并为公共电子阅览室数据库免费提供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市农业局、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免费提供数据资源库建设中涉及农业技术和电子政务等方面的信息资源。
(二)加大经费投入。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和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新路子,争取社会资金、人力、物力支持。各级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扶持补助的资金,除特殊用途外要优先用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
(三)推进免费开放。推动已建成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发挥其公益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建立服务补贴制度,按照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人次与服务效果进行补贴奖励,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