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中。
(五)盖度
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六)频度
是指某种植物在全部调查样方中出现的百分率。
(七)物种多样性
指群落内或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寡和不均匀性。
三、监测对象
选择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为监测对象。
气象、水文等要素根据各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进行监测。
四、监测的主要内容、指标和方法
(一)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1.生物多样性监测
(1)监测对象
各保护区选取3-5块具代表性的典型植物群落进行监测。森林群落内监测对象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灌丛群落监测对象为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草本群落监测对象仅为草本层植物。
(2)监测内容和指标
乔木层:植物种类、胸径、高度、枝下高、冠幅。
灌木层:植物种类、多度、平均高度、盖度。
草本层:植物种类、多度(丛)、平均高度、盖度。
(3)监测方法
采用样方法进行监测,按操作性强、干扰少、易维护的原则选择3-5块1公顷(100m×100m)的样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监测样方数量均为25个,乔木样方为20m×20m,灌木样方5m×5m,草本样方为1m×1m;灌木样方设置在乔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在这5个乔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各设置1个灌木样方;草本样方设置在灌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在这5个灌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各设置1个草本样方。
乔木监测时进行每木检尺并在胸径上方30.0㎝处挂牌和编号,起测胸径径级为1.0㎝(离地面1.3m),胸径小于1.0cm、高度大于0.25m的乔木植物种随灌木层监测,高度低于0.25m的乔木植物种随草本层监测。
在每个5×5m的作业单元内对乔木个体进行定位,以作业单元的左下角为坐标原点,侧边为坐标系纵轴,底边为坐标系横轴。
监测时间为9-10月份,各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乔木5年1次、灌木3年1次、草本1年1次的频度进行监测。填写森林类型监测表(附表1-1,1-2)。
2.植被监测
(1)监测内容和指标
森林起源、年龄、优势树种,植物的种类、数量,乔木的胸径、树高、郁闭度,灌木和草本的平均高度、多度、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