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9 96156 社区服务平台
服务类型 服务项目
家政服务(6 项) 居室保洁、做饭服务、看护服务、代买代办、接送服务、保姆服务等
综合修理服务(3 项) 家电维修、水电路维修、管道疏通等
配送服务(5 项) 送花、送餐、送奶、送水、送物品等
租赁服务(4 项) 轿车、电脑、儿童用品等租赁、花卉绿植租摆等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完善本市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根据国家《
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法规,研究制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慈善事业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形成完备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增强社会保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做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住房保障等各项制度的衔接。加强监察执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范企业用工和社会保险关系等方面的监察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在进一步明确政府对社会保障投入领域、范围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完善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健全完善社会保险预算,探索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强化资金统筹协调,加强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防范资金运行风险,提高社会保障财政投入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促进政府投入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三、建立基层服务平台保障机制
加强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建立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人员队伍,合理配置市、区(县)经办机构和基层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并将基层服务平台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和项目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健全社会保障管理及服务标准,强化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城乡社会保障对象提供就近、便捷的服务。
四、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信息系统服务网络,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业务、服务对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全覆盖。建设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应用系统,完善社会保障经办网上申报、查询和基金电子征缴和电子支付,提供档案查询服务,实现“一点登陆、多项服务”。以社保卡工程建设为切入点,逐步将各项社会保障业务纳入社保卡信息系统管理,实现一卡多用及“同城、同人、同库”的目标,为社会保障对象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服务。建设北京市居家养老、福利机构管理、居民低收入认定与核查、城市减灾防灾与突发事件救助、老龄人口管理等业务系统。健全政府相关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系统、基金精算系统,确保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系统,提升监督科技水平。强化信息安全系统建设,完成容灾备份中心工程,保障信息安全。
五、实施社会保障重大项目
坚持工程项目为事业发展服务、为重点工作服务、为基层基础建设服务的原则。针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领域薄弱环节,实施一批基础性和示范性的重大项目,实现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项目有机结合,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改善和管理服务能力提升。
(一)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全面开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全市所有街道、乡镇都建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所有社区、行政村都设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协管员),各级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场所面积、软硬件设施达到国家标准。将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延伸到基层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