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


  (6)开展应急救援成套化装备研制及产业化

  研发应急供水成套装备、通信指挥系统、应急油料保障装备、新能源应急供电保障装备等,并推进其产业化;加强煤矿安全避险设备研发;建设应急救援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应急救援技术工程研究院和应急救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应急救援培训、技术交流、展览展示等服务;支持建立“北京应急救援科技创新基地和应急救援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8、航空航天产业

  以航空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为核心,加快发展航空科技产业,促进产品、系统应用、运营服务一体的民用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完成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及其应用技术开发,实现在国产大型飞机等重大装备上的批量应用;开展航空复合材料树脂体系的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实现航空预浸料和蜂窝产品的产业化;推动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研究;研发系统控制、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涡轮叶片以及通用航空器等关键技术;加快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面向应用需求的卫星遥感产业;进一步加强航天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

  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推动高新技术在都市工业、中医药、石化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的应用,推动“老字号”品牌企业创新发展,突破其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瓶颈,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大科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力度,以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重点,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推动成果高效转化,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提升服务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设计之都建设,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试点,全力支持办好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1、科技服务业

  (1)做强研发服务业

  面向集成电路制造、新一代无线通信、新型药物开发、核电及核技术应用等重点需求组织实施一批研发服务项目,支持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国家核电、首钢公司等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攻克研发服务关键技术,提升为行业开展研发服务的水平。以服务项目为纽带,支持大企业、大集团与产业链上相关中小企业结成研发服务联合体,共同面向行业内企业开展研发服务。支持“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支持各类研发机构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实施“研发服务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实力突出、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研发服务企业。积极推进各类研发服务基地建设,加快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建设,促进研发服务资源集聚发展。实施“研发服务需求对接”和“研发服务全国路演”活动,支持研发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国内研发服务市场。

  (2)做大科技中介服务业

  推进北京国家技术交易中心建设,继续强化北京技术交易活动,加强技术交易对经济的贡献。加快中国技术交易所建设,打造技术与资本的对接平台,为技术转移全过程提供挂牌、评估、撮合、熟化、结算、融资等专业化服务模式和方法的探索。认定一批“北京地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提升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专业服务能力。推进“中国创新驿站”建设,依托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等区域和基层站点,整合科技咨询、投融资、科技条件、生产力促进、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程协同服务。

  组织开展“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基地”和“北京市级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推进“科技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及“科技中介机构及人员执业准入制度”建设,依托各类科技中介行业协会探索建立信用评级、人员准入、行业准入等规章制度以及各类服务标准和规范。

  (3)做精设计服务业

  实施设计产业提升计划,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发展设计产业集聚区,努力打造设计之都,提升“北京设计”国际影响力。重点推进企业成长、市场培育、人才建设、国际对接、品牌塑造、产业融合六大工程,培育一批设计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设计品牌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大师。推动国有设计院所向设计服务企业转型,大力推进中国设计交易市场建设,健全设计商品、原创设计、设计服务等各项专业化设计要素市场,促进设计市场交易规范化,积极推进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国际化。

  2、信息服务业

  (1)建立信息服务运营平台

  建立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包括新型终端、软件、内容、运营服务为一体的信息服务运营平台,围绕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融合性网络电视业务等方向,重点带动、整合千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形成以平台型企业为龙头的新型产业价值链。

  (2)延伸IT服务产业链

  围绕重点行业大型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加强高端咨询能力和设计规划能力,形成一批大型工程建设的综合解决方案。延伸IT服务产业链,向前拓展高端化咨询,向后延伸专业化IT运维,积极推动行业解决方案进入国际市场。

  (3)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

  围绕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完善工业软件产业链,提高自主工业软件的市场占有率。支持软件企业与工业企业联合创新,培育一批在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大型企业。

  (4)提升核心基础产业发展能力

  建立以自主可控的软件技术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发展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核心性软件产品。进一步整合国产基础软件上下游各环节,形成相应的集成应用方案,并加大其应用推广力度。加快信息安全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积极拓展信息安全国际市场。在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物联网、三网融合领域,形成系列化的IC产品。

  3、文化创意产业

  (1)促进产业资源的整合共享

  围绕首都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集成和网络共享,建立一批数字素材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多媒体渲染服务平台、数字出版平台、多媒体演艺虚拟舞台、版权综合业务公共服务平台、版权产业融资与文化金融中介交易平台等,建设国家数字版权产业基地,有效整合产业资源,推进资源开放共享。

  (2)加强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通过开展数字化入网检测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产品与过滤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智能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电子支付技术、海量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等共性与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3)提升重点行业的科技水平

  围绕文艺演出、出版发行与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与交易、广告会展、文化旅游、古玩和艺术品交易、商务会展等行业需求,重点加强舞台、灯光、激光显示、海量存储、数字版权保护、数字出版物卫星发行系统等技术,视频点播、数字内容集成与分发传输、网络视听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虚拟现实、现实增强技术及3D、4D、球幕、IMAX等数字媒体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4)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推进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大兴新媒体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促进中央大型文化项目落地北京。吸引国际先进技术供应商入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鼓励其与首都龙头文化创意企业合作开展高技术含量的文化创意项目。

  (三)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促进现代农业高端发展

  与科技部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五个中心建设,重点培育籽种农业、生物农业、精准农业等高端产业,推动农业先导技术与集成技术科技示范,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和产业融合,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成为服务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创业的战略高地。

  1、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

  围绕农业科技服务需求,聚集和整合科技服务资源,构建全国农业科技服务网,建设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围绕农业创新创业对投融资服务的需求,聚集金融要素和资源,构建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围绕培育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业,吸引国内外大型涉农企业设立总部研发机构,构建全国产业梯级,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和种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围绕促进国际农业高端技术合作交流、举办国际农业高层论坛和农业科技会展,打造国际农业会都,建设国际化的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