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意见
(苏政办发〔2011〕127号 2011年9月1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农村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一五”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信息化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的农村“三通”目标,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信息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应用居全国领先地位,信息技术在农村管理、农业生产经营等领域应用日趋广泛,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村信息化缺乏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不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亟待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我省已进入“两个率先”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村信息化面临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让信息化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现就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典型示范、融合应用,统筹推进、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涉农信息资源建设共享与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升信息化对农村社会管理与民生保障的服务水平,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供重要支撑保障。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全面实现行政村通光缆和自然村通宽带、通有线电视的“新三通”目标;乡镇、行政村农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20、12兆比特/秒(Mbps);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全面覆盖农村地区。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建成资源整合、纵向贯通的省、市、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基本覆盖县(市、区)、乡镇、行政村;基本建立结构合理的农村信息化人才体系和专兼职信息员队伍;符合“五个一”(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标准的农村信息服务站点覆盖所有行政村,面向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网上培训人次占全部培训人次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