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筑物基底轮廓线与影像图误差小于≤1m,建筑物基顶部高差精度≤1m。
4)导入模型的边界dwg文件,导入的线可以先冻结以保证线的位置不会有偏移。在冻结线的基础上创建建筑模型,创建好的模型位置必须与给定的模型范围位置保持一致。地形模型边界必须与给定的位置边界一致。
5)如果导入的CAD线远离MAX的坐标中心位置,可以在保持原始CAD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它的复本移动到MAX的坐标中心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将模型再移动到原始CAD的位置。
6)模型制作时,一般直线的段数为0,曲线的段数应最大控制在5内,根据制作部分的重要性减少线的段数。
7)模型位置必须与给定的模型范围位置保持一致。
8)模型中不可见的面应该删除,如建筑底面、模型落搭时相对被包裹的小面。
9)保持所有的模型中物体的编辑使用Edit Mesh或Edit Poly方式,特殊情况可使用Surface建模, NURBS建模方式基本上不允许使用。
10)模型做好后,不应存在辅助的虚拟物体,在模型完成后要删除掉。
11)建模中应避免出现共面,两面距离如果少于0.3m即认定为共面。模型的点与点之间相互对齐,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两个相关面的段数要一致,模型不应出现闪面或漏面情况。
12)模型精简,要删除对模型结构与贴图坐标调整起不到作用的点和线。不能出现无点面的物体,导出前要塌陷,删除或隐藏CAD线。
13)模型完成后要清除在模型中未使用的材质与贴图。
7、局部结构制作要求
1)围墙:结构超过0.5m的细节变化要建模体现,圆柱、球体等构建用十字片模型表现。(图略)
2)栏杆:结构变化超过0.5m的用三面透贴方式表现,在0.5m以内的用双面贴图方式表现。
3)台阶:模型应准确反映出台阶的实际结构情况,结构变化超过0.3m的采用模型表现,贴图和实际一致。
4)建筑入口:除旋转门建模,其他用贴图表现。
5)底层商业:贴图制作,贴图应和实际相近,可以选择性的替换。
6)广告:独立建模制作,贴图应和实际相近,可以选择性的替换。
7)主体:立面轮廓应用建模方式准确反映立面的变化细节,结构超过0.5m的细节变化用建模表现,使用的纹理材料应与建筑外观保持一致,反映出纹理的实际图案、颜色、透明度等,区别出砖、木头、玻璃、瓷砖、涂料等不同质地。纹理中不得含有建模物体以外的物体。(图略)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