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原则。
---服务产业原则。紧密围绕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发挥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等职能作用,积极服务我省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先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满足节能降耗、民生安全等需求,推进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
---标准引领原则。加快建立技术标准服务支撑体系,鼓励企业在关键技术、战略支撑产业等方面积极提交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提案,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占领标准制高点。加快标准更新和应用,研究制定一批符合我省产业发展特点的优势行业标准,引领产业、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品牌带动原则。实施品牌带动,用培育品牌、运作品牌的理念、方法和机制,发挥品牌的示范、引领、集聚和辐射效应,在产业集聚区培育和形成一批质量好、效益佳、市场占有率高、自主创新能力强、消费者认可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动态管理原则。建立知名品牌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动态监管制度和统一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知名品牌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的跟踪管理和动态监管。
---合力推进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体和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协同配合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等示范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齐抓共促、协调运作、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三)总体目标。依托现有产业集聚区,积极创建知名品牌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培育形成10个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争创5个以上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大力开展质量兴区、质量兴业、质量兴企、质量改进、节能降耗、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积极采用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生产、标杆管理等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等认证,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引导企业走质量和效益型发展道路,努力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着力构建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加强标准化工作,重点推进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行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在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战略产业等方面占领标准制高点,引领行业、产业发展。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将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研发创新基地,引导产、学、研各方面共同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优先采用,跨越贸易技术壁垒,扩大出口份额,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完善标准创新体系,开展标准创新评价工作,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创新型标准研制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制造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河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