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环境容量状况研究报告的通知


  三是传统优势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总体较为落后,工业附加值低,能耗、物耗高,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我省有色、食品、化工、钢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多数存在着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及管理水平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产业链短、行业竞争力差等问题,造成了行业资源集约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现状。

  基于我省产业结构的上述特点,我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污染物排放强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我省有限的环境容量没有得到高效利用。

  (二)产业布局不均衡,局部区域环境容量超载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不均衡是造成局部区域环境容量超载的原因之一。受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我省主要工业行业布局来讲,能源资源及原材料行业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的安阳、鹤壁、焦作、济源、郑州、洛阳、三门峡、平顶山、南阳等区域;造纸、化工、印染、皮革、农副产品加工等涉水行业主要分布在豫北的新乡、焦作、安阳、濮阳以及豫南的漯河、周口、南阳、信阳等区域。从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我省豫西区域以大气污染物排放为主,豫北和郑州地区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兼而有之,豫东和豫南总体以水污染排放为主。由于产业布局的原因,我省环境容量的利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豫南、豫东区域尚有部分环境容量余量,而豫北、豫西及郑州部分区域环境容量已经严重超载。

  (三)城镇化进程对环境的压力逐渐显现

  “十二五”期间,我省城镇化率将由39.5%提高至48%以上,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由之带来的污染物集中排放对区域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加。以水污染排放情况为例,目前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量已经超出了工业源排放量,其排放量分别是工业源排放量的2.2倍和5.3倍,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省郑州、洛阳等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其生活源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对水环境和城市大气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仅郑州市每天还有约50万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周口、商丘、信阳和驻马店等经济欠发达、城镇化率低的市,“十二五”期间,由于城镇化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加,其环境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

  三、高效利用环境容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根据我省环境容量研究的初步成果,课题组就高效利用环境容量,努力破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