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

  (三)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注重应用现代装备、科技理念,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培育农业特色品牌。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规模高效农业基地,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推进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建设,做大做优稻米、蔬菜、生猪、家禽、水产五个百亿元特色产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发展特色产业。突出抓好一批投资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做大做强盱眙凹土轴承、金湖石油机械、涟水白酒酿造、洪泽航空铝材、楚州教学模具、淮阴无缝钢管等一批特色产业,打造县(区)百亿元特色产业群。优化区域城镇发展布局。注重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结合村镇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抓好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构建职能分工合理、等级规模优化、空间分布有序、特色优势互补的网络化城镇体系。
  (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入推进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社会事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全面推进淮台经贸合作,积极开展对浙招商,努力建成全国知名的浙商集聚高地和海峡两岸有影响力的台资名企集聚区。“十二五”期间,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累计达到120亿美元,其中台资50亿美元以上。加快区域合作和国际化步伐,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对接,拓展对外交流。
  (五)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提升民生幸福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努力实现民生幸福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强化源头治理,减少社会矛盾;健全管理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