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
(苏发〔2011〕23号 2011年8月20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淮安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现就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淮安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迈入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社会结构加速转型的新时期。但由于历史、区位、发展基础、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淮安经济总量较小,发展水平较低,县域经济较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建设欠发达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建设好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是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也是淮安540万干部群众的长久期盼。要从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大工作力度,明确目标责任,细化政策措施,确保省委、省政府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顺利实施。
二、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以加快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要素供给和生活水平提高为重点,扎实推进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特色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把伟人的故乡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台资企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城市,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繁荣兴旺城市,现代交通、水利工程重要枢纽城市,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宜业宜居城市。
发展目标:综合考虑淮安的发展基础、条件和潜力,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在苏北率先建成全国生态市,城市化率提高到55%以上;以县为单位全面实现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2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2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