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推动内河水上客运业充分健康发展。以方便出行、安全至上为目标,加快将市轮渡和三岛客运纳入公共交通体系。强化轮渡安全管理,确保轮渡运输的安全性。拓展水上公共交通功能,大力发展“水上巴士”,加强与陆上公交有效衔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范水上游览市场,加强客运船舶安全检验、电子票务管理和高速游艇、游览艇、摩托艇等船艇驾驶人员的技能培训。做强浦江游览品牌,开发苏州河人文生态游,整合相关水上旅游资源,策划具有上海独特人文品位的特色水上旅游项目,提升上海水上旅游休闲业的服务品质和文化品位。
四、做好发展本市内河水运的保障工作
(一)加强组织协调。在目前上海内河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体制构架基础上,成立推进上海内河水运发展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上海内河水运发展,协调解决内河水运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旅游局、市绿化市容局、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海事局、同盛集团以及相关区(县)政府等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做好有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交通港口局。
(二)理顺管理体制。按照“权责统一、强化效能、分级管理”的原则,形成市、区(县)两级分工明确、条块清晰的内河港航管理体制,特别是要优化“以条为主”的地方海事管理体制;相应理顺行政执法机构财务体制,加强队伍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确保内河水运发展健康可持续。
(三)确保资金投入。市、区(县)两级政府要积极安排财政性资金用于内河水运建设,并根据需要逐步扩大资金规模。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市级国有投资公司的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鼓励国有企业积极承担内河集疏运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等工作。鼓励和支持本市有条件的港航企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建设内河码头及相关物流设施。深化支持内河水运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
(四)完善法规体系。按规定程序适时修订《
上海市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上海市内河航道管理条例》和《
上海港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章。通过地方性立法,建立和完善促进内河水运发展的制度规范,保护内河水运资源,维护内河水运合法权益,促进相关单位合作协调顺畅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