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市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


  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相适应的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具体为:形成连接江浙与上海主要海港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现代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内河港区;内河水运服务产业链完整,市场运行有序;内河船型标准化目标基本实现,适箱货物(特别是危险品货物)集装箱化程度显著提高;内河水运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有力保障;内河水上客运业健康充分发展;内河水运优势和潜力得到较大程度发挥。到2015年,Ⅲ级及以上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220公里,占全市内河通航里程比例提高到10%以上;航道货物通过量约达1.8亿吨;水水中转业务比例(含长江)约达45%。到2020年,Ⅲ级及以上内河航道里程达到260公里,占全市内河通航里程比例提高到12%以上;航道货物通过量约达2亿吨;水水中转业务比例(含长江)约达50%。

  三、确定发展本市内河水运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内河水运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维护。科学制定内河岸线利用方案,优化内河港口规划,完善码头布局,加强规划实施监管。研究制定内河航道建设和维护标准。建立内河航道基础数据库和内河航道建设与维护项目库,实现项目库滚动管理。处理好内河航道建设与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加快完成“十一五”延续项目的基础上,建设大芦线二期、杭申线、杭平申线、黄浦江上游、长湖申线、大浦线、苏申内港线和赵家沟东段等航道整治工程。深化研究和加快油墩港、龙泉港和金汇港等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工程建设。对新建水利和桥梁等基础设施,要充分考虑内河水运发展要求。在充分论证通航价值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改造碍航建筑物。完善内河航道维护机制,优先疏浚维护“一环十射”及其他跨省和跨区主干航道,兼顾各区(县)重点航道和在建高等级航道的周边航道,进一步加强对黄浦江航道及其吴淞导堤的维护管理。加快推进芦潮港、外高桥内河港区一期工程建设,有序建设蕴东、三墩和漕泾等内河港区,加快内河码头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内河港区归并,实现上海内外港对接。

  (二)发展内河水运市场和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引导,以适度竞争为原则,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内河水运及其服务业市场环境。积极培育内河水运经营主体,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水运企业规模化发展。推进宜兴、无锡、苏州和嘉兴至上海的内河集装箱运输项目,扶持船公司开辟跨省市内河集装箱公共班轮运输。引导水运企业以资金为纽带,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干支联营”,优化船舶运输组织。推动国内船舶(客货)代理、船舶管理和航运经纪等产业规范健康发展,扶持内河船舶修造业发展,拓展港口配送、加工、商贸和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内河水运产业链。结合内河航道工程和港口建设,发展内河沿线延伸产业。推进内河水运信息化,建设水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推动相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形成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内河水运业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