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人文北京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


  6、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扩大基本卫生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和水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向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生态涵养区布局,新增医疗资源重点向远郊区(县)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倾斜。逐步提高基层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发挥其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网底功能。建立方便高效有序的就医格局,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科学引导理性就医,共建文明和谐医患关系。继续实施社区转诊预约,社区转诊预约成功率达到80%。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推进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级网络,增加预防干预手段,提高居民疾病预防的能力。建立健全全市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体系,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完善控烟工作政策法规,在全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实现无烟目标。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为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重大药害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药物风险评估机制及快速反应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与药品储备。

  7、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100%以上。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新建及改扩建600所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发展高中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完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巩固“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北京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科研创新,全面提升首都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提升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提高首都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8、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管理精细化的全面小康型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实现应保尽保。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福利养老金、优抚对象生活水平、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联动工作机制,依法征缴社会保险费,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适应老龄化社会形势,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集中救助、跨省救助、社会参与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制,推进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全体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积极发展慈善捐赠事业。

  9、推进“公交城市”建设。全面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近期线网建设,加快实施中心城轨道交通加密工程,全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行总里程力争达到660公里。实施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改造工程,更新运营线路老旧车辆,缩短发车间隔,提高运输能力,实现全网日均客运量达到1200万人次以上。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网,加强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增加支线网密度,增设小区延伸线路和区域“袖珍线路”,提供多样化公交服务,完善线网功能结构。公共电汽车线路条数达到760条,中心城日均客运量达到1300-1500万人次,90%乘客步行到最近车站距离不超过500米。重点建设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系统,在主要客流走廊和快速路上施划公交专用道150公里。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建立新城内部综合交通体系。打造新城便捷、舒适的步行及自行车系统,创造有利于“步行/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模式。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0、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人心、教育人民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龙头作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出一批高水平、有分量的理论研究精品;充分利用市属新闻媒体、理论阵地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依托“辅导报告精品超市”、“周末社区大讲堂”、“北京社科普及周”等品牌活动,深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扩大理论教育覆盖面,提高理论宣传的影响力。围绕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理论宣讲和形势政策教育,统一思想,解疑释惑,凝聚人心。

  11、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宣传,办好高层次形势报告会,搞好基层宣讲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和强化爱国情感与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围绕重要节庆日以及重大历史纪念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大对重要题材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扶持力度,提升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的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北京精神”的研究和宣传,持续开展“爱祖国、爱北京、爱家乡”参观体验系列活动。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