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哈密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开展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应急接种活动的紧急通知


  一、背景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肠道传染病,曾经是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重大传染病。1980年至2010年,全世界范围内脊髓灰质炎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9年后一些国家脊灰野病毒疫情有所反弹。通过开展预防接种,我国1994年以来已无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但1995年、1996年和1999年先后在云南和青海发生过由缅甸和印度输入的野病毒病例。
  人体感染脊灰病毒后,病毒会侵犯机体的运动神经。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及肢体疼痛,部分病例可发生肢体麻痹,严重病人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脊灰野病毒是区别于疫苗病毒、外环境自然存在的能引起人类发病的脊灰病毒。目前疫苗可以预防脊灰野病毒的传播。2010年共19个国家有脊灰野病毒病例,其中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日利亚等4个国家脊灰流行从未阻断。
  既往经验表明,尽快开展重点地区的脊灰口服疫苗强化免疫,短时内提高全人群接种率,建立新的免疫屏障,是防范此次疫情扩散的有效手段。近期自治区发生一起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疑似输入性疫情,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依据地区脊灰疫情应对工作方案特制订本方案。
  二、宣传对象
  社会公众,其中教师、儿童家长、宗教人士和乡村医生为重点宣传对象,重点阐明脊灰是“可防不可治”的一种传染病,但感染后一旦发病将会造成终身残疾。预防和控制脊灰传播和患病的关键是预防接种,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唯一有效手段。国家免费向适龄儿童提供疫苗等。
  三、宣传重点内容
  (一)传染源主要是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
  (二)感染后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十;
  (三)传播途径是通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四)饭前便后洗手,不混用生活用品,减少在人群聚集场所活动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五)医务工作者,实验室的检测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杜绝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实验感染;
  (六)脊灰疫苗的使用方法
  1.常规免疫:脊灰疫苗在儿童出生后2、3、4月龄各服1剂,并于4岁时加服1剂。
  2.强化免疫:脊灰强化免疫是指在短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特定年龄组儿童,不论既往免疫情况如何,均普遍加服1次或几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开展强化免疫,是控制疫情或维持无脊灰状态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