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3.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示范工程建设初见成效“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是我市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在实施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把“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点推进。2007年,郑州市正式纳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及应用示范项目的试点城市。2008年7月,市发展改革委批复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及应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以基础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为基础,建立一套分布式非结构化数据共享管理系统。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基础性应用,80%的应用信息系统都需要空间信息数据的支持,很多部门都有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市缺少现实性强、全面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一方面,迫切需要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支持的项目,只能自己开发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另一方面,需求不是太迫切的项目,只好暂缓建设,更重要的是地理空间信息框架作为电子政务数据整合基底,将直接影响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完善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建设,以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开发、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不断补充完善各类城市信息基础数据库,强化共享数据源建设,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突破。
  4.税源经济信息共享系统应用广泛税源经济信息共享数据库的入库数据总量已达到2200多万条,涉税基础信息做到了跨部门的共享和交换,实现了税务管理精细化和征税工作前置化,初步解决了涉税信息不畅、涉税源头控管不严、税收征管不到位等问题。以郑州市税源经济信息共享系统为基础开发的郑州市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发挥了数据整合和共享的作用,先后为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的全国劳动用工备案、为环保部门进行的全国污染源数据普查提供了企业基础信息数据支持,获得中国电子政务优秀应用成果评选“十佳电子政务效能管理优秀应用案例(地市级)”的荣誉。
  5.市民卡(一卡通)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市民卡项目自2008年实施以来,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经过两年的努力,郑州市市民卡总体框架设计已经完成,技术标准已经建立,卡形式规划、卡空间规划、卡业务规划、卡应用规划、软硬件平台规划已完成,发卡的条件已具备,下一步将着力推进涵盖个人身份信息,搭载小额支付、公共交通等功能的管理应用服务平台和清分清算系统建设。
  (三)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业务办公处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不够,应用范围不广,没有形成以人为本的导向机制,没有全面体现出电子政务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二是政务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系统功能零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和广泛的公共服务体系;三是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不平衡,缺乏全局意识,各自为政,分散建设,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应用,使用效率低下,造成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四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软硬件环境实现自主安全可控的难度较大;五是机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缺少既懂政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