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严打民生导向,集中整治突出问题,争创人民满意的平安窗口。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是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责,也是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要坚持严打方针和“零容忍”理念,以“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为主线,进一步强化破案打击工作力度,特别是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危害群众安全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打击整治行动,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要牢固树立“破大案树形象,破小案赢民心”的理念,坚持大案侦破与小案侦防并重,侦破案件与追逃追赃并重,深入推进“清网行动”和刑事案件告知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扎实推进“117”动态立体打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构建“线线相连,网网相结,网中有网,内防外控”治安防控新格局。加快“全时流动”、“合成化”巡逻防控机制建设,把“流动警务车”、巡逻车、“移动治安检查站”建设成维护治安的新平台、服务群众的新窗口,大幅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认真落实“民警校园执勤”、“治安联络员”“辖区治安通报”制度,提高校园、辖区、企业治安防范能力,有效解决治安隐患,确保实现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努力以保人民平安的实际行动彰显为人民服务的窗口效应。
(三)围绕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拓展服务空间,争创人民满意的管理窗口。窗口单位创新社会管理,要把人民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创新服务方式作为切入点和结合点。要进一步创新警务工作模式,从关系群众冷暖的“小事”办起,积极推行“上门式”服务,通过“流动服务车”、“流动服务站”,为偏远地区群众以及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众开展上门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搞好“一站式”服务,细化、公布各业务窗口办事流程及时限承诺,为群众集中办理申请项目,在有条件的窗口单位推行“代办、代送、邮寄”服务。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拓展网上作战、网上管理、网上服务新空间,以“滨州公安民生服务在线”为主要平台,抓好功能完善和高效运转,积极推动向农村延伸,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做到“键盘一敲、申请办了,鼠标一点、事情办好”,让人民群众从窗口单位管理服务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创先争优的成果。
(四)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努力提升服务能力,争创人民满意的形象窗口。窗口单位执法公正不公正、队伍廉洁不廉洁,事关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公正和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牢固执法为民理念,加强执法管理、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素质,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切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要突出窗口单位现实需要,着眼于岗位上最需要学习的知识,工作中最需要掌握的业务技能,服务中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公安特色、符合岗位要求的窗口单位教育培训工作体制,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紧紧围绕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强化监督制约、严格纪律要求、推进警务公开,努力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廉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人民满意的公正廉洁警队,切实把窗口擦净、把窗口擦亮,彰显执法为民的窗口形象。
三、牢牢把握在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