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长沙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水行政主管部门监测发现该水域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水域纳污能力或者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时,应当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并及时通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放新的排污许可证,并应当限期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第三十条 江河、湖泊、水库、塘坝、沟渠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损坏水质的行为:

  (一)专业养殖场(户)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禽畜粪便;

  (二)在滩地和岸坡堆放、存储、填埋各类废弃物;

  (三)向水体倾倒废渣、动物尸体、各类垃圾等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

  (四)使用炸药、毒药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方式捕杀水生动物;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一条 河道采砂应当与疏浚河道、保护水源相结合,同时禁止下列行为:

  (一)未经许可擅自采砂或者超出许可限制采砂的;

  (二)破坏河床、严重影响河势稳定的;

  (三)损害堤防等水工程的;

  (四)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设置砂石场,损害堤防或者河流水质的。

  第三十二条 本市严格执行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提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的划定方案,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除遵守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外,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投放粪便、饲料、化学肥料养殖水产品;

  (二)设置禽畜养殖场;

  (三)从事采矿以及可能对水源水质产生影响的取土、爆破等活动;

  (四)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三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饮用水备用水源的规划、建设和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集中式饮用水工程应当配建应急备用水源取水设施。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当饮用水水质发生重大变化,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或者供水水量严重不足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第三十四条 在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河道、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的,应当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