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到“十二五”末,建成满足全省经济发展需求、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初步实现“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一流服务”的要求。建设祁连山人工增雨(雪)体系工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工程等重大气象工程,缓解我省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支撑能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更加准确,气象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全省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一)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多灾种综合、多部门联动、多环节应对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和预警系统。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工增雨(雪)作业效率提高10%。
  (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气象预报预测水平进一步提高。
  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3%,温度24小时预报准确率保持在70%以上,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年季旱涝、冷暖气候预测提高3-5%。
  (四)应对气候变化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进一步加强。
  气候变化监测、影响评估、气候资源有效利用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五)综合气象观测网络进一步完善。
  完善全省气候观测网、天气观测网、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实现地基、空基、天基观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形成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的全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六)气象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
  全省气象业务、科研、服务等关键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达到8-10名,具有不同专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厅局级创新团队达到4-5个,省部级创新团队达到1-2个;培养50名左右省级业务科研骨干人才。到2015年,以大气科学专业为主体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整体提高10个百分点,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整体提高10个百分点。
  (七)台站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到2015年,全省现有的国家基准、基本站和50%的一般站、50%的市州局业务工作用房满足气象业务服务需要,台站观测场地条件符合观测规范要求,供电接入城市供电网络、供水接入自来水管网、供暖采取集中供暖,道路、围墙、护坡等其他附属配套基础设施满足日常工作生活要求,站站建成文体活动的场所及图书阅览室。

第三章 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省气象事业将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重大任务,积极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着力健全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大力推进祁连山人工增雨(雪)体系工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一、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一)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全力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建立多灾种综合、多部门联动、多环节应对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加强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加强气象灾害普查和评估,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建成广覆盖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系统,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和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平台。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认证。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影响评估系统。推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工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逐步理顺管理机制,完善人工增雨防雹系统,落实完善乡镇气象工作站职责,编制农村气象灾害风险规划。
  建立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灾情调查收集制度、灾情直报制度和气象灾害评估制度,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系统、灾害性天气实景监测和现场直播系统、气象灾害数据库,提高气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加强移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应急移动气象台系统建设。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服务,尤其是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事发点气象条件监测预报预警与分析服务,提出应急响应对策建议,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服务能力。
  (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建立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和工作平台。开展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气候、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性分析,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评估、预测等决策信息服务系统,着力提高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衍生灾害的应对防御能力。做好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对我省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工作,提高我省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尤其要加强“陇东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工程”、“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的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风险性评估。
  (三)加强为农气象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