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

  责任单位:南山区政府牵头,市规划国土委等相关单位参与。

  (四)着力拓展应用服务。

  在“两化融合”和“感知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建设“智慧深圳”,统筹资源、示范先行,由点到面、辐射全市,推动物联网在交通、物流、电力、水务、环保以及民生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

  1.智慧交通工程。

  通过获取车辆的电子轨迹信息,实时掌握交通流量信息,加强我市交通流量监控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完善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系统,提高交通诱导能力,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建设交通信息互动发布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流量信息及出行建议,进一步优化本市交通状况,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构建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交通管理电子标签身份认证体系,逐步将黄绿标、保险、年审等多种标签综合集成到一张电子标签中,为市民提供办理多种业务“一站式”服务。加强对公交车、出租车以及其他特种车辆的识别、定位和监控,丰富和完善信息推送服务。开展深圳港海域船舶、海上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等各环节的物联网应用,提升我市海事管理效率和水平。

  工作计划:2011-2013年,在我市交通运输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包括:(1)实施“智慧车牌”工程,在我市主要路口布设基站查验点,为全市机动车安装电子车牌,通过获取车辆电子轨迹信息,实时掌握交通流量信息等,提高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2)搭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及监测平台。通过信息传感设备,采集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实现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加快建设停车场智能诱导和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查询、车位预约和自动收费功能,并结合实时交通流量信息,提供点到点服务。(3)建设“智慧公交”系统。采用RFID、DSRC、CANBUS、WLAN、移动通讯等技术,采集运营车辆的行车数据、运营数据和安全数据,掌握客流动态,提升线路规划科学性,在部分路段实现公交优先;并通过电子站牌试点及网站、手机等方式,向市民提供出行信息服务。(4)建设“智慧出租车”系统。在我市运营出租车上安装RFID卡,构建出租车车联网。采集城市交通数据,提升出租车行业形象、规范行业服务。(5)建设特种运输车辆监管系统。基于GPS定位技术、RFID技术,将全市建筑施工车辆、垃圾环卫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安装车载设备并实现道路运输管理,开发特种运输管理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工程及生活垃圾、危险品车辆运输的全程监管。(6)建设“智慧海事”系统。为海上船舶、船员以及货物配置RFID电子标签,构建船载物联网,实现深圳辖区水域内的船舶、设施及相关货物、船员的全程跟踪和监控,提升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海上交通效率。在港区和重点水域配置相关的水文和气象信息传感设备,建设船舶污染物监控系统,形成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网络,提供决策支持信息,防治海洋污染,保障港口正常生产。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委、公安局、城管局、深圳海事局牵头,各相关单位参与。

  2.智慧物流工程。

  开展物流运输干线和主要支线网络上基于RFID技术的信息采集网点分布研究。针对物流通关及操作环节,利用传感网络,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海关、检验检疫、海事、交通运输等口岸及物流执法管理部门相关信息的共享,满足监管、调度、查询统计等综合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通关效率;推行电子化提箱、预约提交柜、智能调度及运输服务自动撮合,面向货主、贸易商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跟踪定位、调度、通关状态查询等综合服务,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实现行业内和区域内的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