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重视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生产技术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6.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并达到国家规定指标。
7.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认真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重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3年内未发生重大地质灾害。
8.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设计、开采各阶段中,有切实可行的矿山土地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与措施,并严格实施。
9.履行矿山企业社会责任,及时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社区关系和谐,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
10.创建一套符合企业特点和推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企业文化,实现矿山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创建标准
大安岭地区绿色矿山考评指标体系标准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指标描述
|
企业管理
规范化
| 规范
管理
| 实行矿山企业法人或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财务管理规范,具有审批合格的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符合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列以及矿产资源利用总体规划。
|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行政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准确、及时地填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报等有关报表,台账、档案资料齐全。
|
依法纳税,照章缴费,足额交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
釆用科学管理方式或建立矿山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
企业
文化
| 较全面的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
|
拥有一个团结战斗、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企业领导班子和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
重视合理培养和利用人才,职工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
|
职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体育、文化、娱乐生活丰富。
|
社区
和谐
| 职工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
支农、支教、抗灾、赈灾,支援地方经济发展;社区工农关系、人际关系融洽,社区和谐。
|
资源利用
高效化
| 资源
利用
| 开采回采率高,居全国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
采矿贫化率低,居全国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
选矿回收率高,居全国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
尾矿利用率高,居全国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
煤矸石、废石综合利用率高,居全国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
选矿水重复利用率高,居全国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
开采方式
科学化
| 技术
创新
| 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露采矿山实行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式开采和中深孔爆破,井下矿山开采方式科学。
|
采剥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占用土地。
|
科技创新和技改成果显著,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
生产工艺
环保化
| 节能
减排
| 能耗指标低,居全国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
大力采用无废或少废工艺,实施清洁生产或循环经济集约化生产,效益显著。
|
建有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基本实现零排放。
|
噪声排放达到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相应标准;矿界周围声环境质量达到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功能区标准。
|
选场主要加工设备封闭运行,粉尘采取强制吸风除尘措施实现达标排放,矿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上标准。
|
矿区主要运输道路硬化、防尘措施有效,矿石运输车辆驶离矿区时采取保洁措施。
|
环境
保护
|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企业设有环境监测专员,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
尾矿库、废石场设计规范,管理措施得力,无安全隐患,对环境未造成破坏与污染。
|
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次生地质灾害的防止与管理措施得力,近三年内未发生大的地质灾害。
|
矿区环境绿化美化,矿容矿貌整洁,秩序井然,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全省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
矿山环境
生态化
| 环境恢复治理
| 生态环境恢复率高,居全国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
矿山次生地质灾害治理率高,居全国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
有详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有完备的矿山闭坑后矿地利用方案,措施健全。
|
治理资金投入到位。
|
土地复垦资金投入到位,土地复垦技术工艺先进,,可复垦土地的复垦率达全国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