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转型发展。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上档升位。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消除城乡统筹瓶颈制约,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素流动自由化,推进城乡相融互动发展。
民生为本,和谐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打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转型目标。
到2015年,城市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基本建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突出矛盾得到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把华蓥市建成为我省资源枯竭转型发展示范城市、环渝腹地经济区块及川渝合作示范区重要节点城市。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6:62:32,非煤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80%以上。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协调推进,基本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制、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3%。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居民就业率和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年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到201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规定指标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0%,矿山土地复垦率达到80%,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65.4%。
表2:华蓥市城市转型发展主要目标(略)
到2020年,经济发展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人均基本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完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转型主要任务
(一)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优化城市、产业和人口布局是推进城市转型的重要内容。依托现有路网结构、城镇布局、产业分工,有序引导人口、产业在相关区域集聚,形成“一核、一轴、一山、一带”的空间开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