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华蓥市2007-2010年主要指标对比(略)
目前,华蓥市转型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发展面临困境。近年来煤炭资源日趋萎缩,煤炭工业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削弱,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滞后,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一些运煤受损公路没有得到及时修复,供水管网、电力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工业转型园区建设起步晚、规模小,园区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还不完善。三是社会民生问题日益突出。下岗失业人员养老、失业、医疗、伤残补助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矿区居民居住环境亟待改善,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突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因采煤导致采空区植被破坏、地下水疏干、石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等问题时有发生。加快转型发展刻不容缓。
(二)转型条件。
转型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继续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二是国家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华蓥市作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将得到国家政策等方面倾斜。三是国务院批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华蓥市作为我省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城市之一,具有加快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四是东部产业转移加快,有利于华蓥市引进资金和项目,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同时,华蓥市是我省第一批扩权试点县,是省政府确定的革命老区,在政策上能获得更多支持。
转型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一是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华蓥市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随着连接境内外的铁路、高速公路网络逐步完善,将为华蓥市承接产业转移、融入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潜力大。“三线”建设为华蓥市培育了一批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军工企业搬迁后留下一批设施装备和闲置厂房,为发展壮大机械工业奠定了基础。华蓥山石林、天池湖等国家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华蓥山游击队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气候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高,林竹资源丰富,适宜立体农业和反季节农业开发。三是全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提供较为充裕的劳动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转型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发展、科学转型”主线,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等重大机遇,以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改善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