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高科学监管水平。
检验工作是监管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购进和配置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需的基本装备、仪器及满足未来检测项目拓展所需的先进设备,使我市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实验室标准。强化快速检测能力建设,配备食品药品快速检测车及快速检测箱,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严格实验室资质管理。初步建立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升食品安全快检水平,完成食品检测任务。加强药品检验能力建设,完成对基本药物国家标准的独立全检,检验检测水平进入省会城市先进行列。跟踪检验科技前沿,发挥西安人才与科研的优势,不断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快速检验非法添加剂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七)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全面提升监管能力。
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构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信息平台,实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其它监管部门,与省、市、区县,与企业之间联网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企业再注册、行政审批、执法检查、违规处罚等数据库;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远程动态监控和特定品种电子监控;推行行政审批与监管的数字化,实现动态监管、实时监管和全过程监管的目标。加快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库建设,整合各类信息源,实现企业监管记录、信用记录、处罚记录的实时查询,为安全预警信息发布、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等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畅通的信息保障。
(八)重视和加强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建立和完善市、区县两级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作为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的子系统,形成上下连通、信息共享的应急指挥网络。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应急资源储备、落实应急队伍,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应对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综合能力和处置水平。
(九)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和数据库建设,推行食品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建立经营主体登记档案信用系统、主体信用状况分类等系统。广泛收集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信息、产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初步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企业黑名单制。采用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及时公告监管情况,实现对食品药品安全状况电子监管网终端查询,消费场所电子条码查询,方便、快捷地辨别食品药品真伪,维护消费者利益。督导生产经营企业强化自律意识和守责意识,建立健全企业责任制度和自律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诚信度,营造食品药品安全诚信环境。
(十)发挥社会监督体系作用。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及时发布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定期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药品抽查检测情况和查处伪劣食品药品的情况,宣传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成效,引导市民对监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提高自身的辨别和防范能力。充分发挥特邀社会监督员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促进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管的有机结合。完善推行食品药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消费者举报、投诉各种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共同关注、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五、重点项目
(一)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
根据我市食品药品市场监管需求,为切实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承担西安市药品、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检验检测工作。选址新建检验监测中心大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业技术培训中心、动物实验用房、辅助用房等基建设施。检验检测装备和分析仪器设备建设达到国家标准,能够实现对现有国家药品标准独立全项检验能力的80%以上和基本药物国家标准独立全检,能正常开展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保健用品的监督检验工作。力争引进1-3名食品药品高级检验人才、3-5名食品药品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10-20名中青年食品药品检验专业骨干。继续承担有关国家食品药品的标准制订和相关项目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中心的科研水平。力争“十二五”期间,把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成为适应国际化大都市要求的西部一流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