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运行良好。
积极发挥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作用,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编制食品安全规划,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出台了《西安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到“十一五”末,我市食品安全信息监测覆盖面达到95%;市区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的抽检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8%;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率达到100%;问题食品召回覆盖面达到80%;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覆盖面达到90%。食品放心工程取得初步实效,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五)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对干部和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通过举办“药监大讲堂”、组织专家辅导、与外省市交流等各类培训进修活动,大力开展综合知识、食品药品业务知识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定期开展廉政教育,提升了广大干部的监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实行首问责任制和工作程序公示制。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使公众进一步了解食品药品安全使用的基本常识和监管工作动态;树立良好的食品药监政风行风。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建成了符合国家食品药监局统一标准的视频会议室,在药监系统建成了OA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创造了有利条件。
饮食用药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已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措施,化解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破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难题,认真解决食品药品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监管工作,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对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关键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人民群众的健康和饮食用药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西安市民人均GDP已达到5500美元,居民消费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在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更加注重饮食用药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对我市食品药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必须满足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要求,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这为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仍然严峻,食品药品监管难度增加。
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形势虽有好转,但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食品药品安全仍处在风险高发和矛盾凸显期,面临的挑战还很严峻。
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产业基础和社会基础没有根本改变:食品行业安全不容乐观,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重点环节均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餐饮业准入门坎低、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含量低、小餐饮数量多、部分执业者职业道德缺失,增加了监管难度,存在着事故隐患。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多,产能过剩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产业集中度低、同质竞争、无序竞争的问题依然严重;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研发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标准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市场流通秩序还不够规范,缺乏公开竞争、优胜劣汰的有效机制;部分企业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导致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加速给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研发、生产和采购中心向我国转移,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显得更加复杂和突出,我国食品药品不断进入国际市场,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方面,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