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政府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现有孵化器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水平。重点支持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建设,建立面向高新技术领域的专业孵化器群和面向区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孵化器群。
4. 创新区域科技合作模式,促进资源交流融合
立足西安,着眼于国际国内,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地区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以科技大市场为平台,促进西安与关中-天水经济区乃至国内外机构进行人才、设备、技术成果、科技信息等的交流共享。鼓励本地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海内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鼓励跨国公司在西安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支持各种产学研合作,共同实施国际国内科技和产业合作项目。建立西安与港、澳、台的科技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支持本地学术带头人和科研机构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大科学工程。
(五)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促进科技产业规模发展
围绕企业的融资需求,统筹规划科技金融资源,促进科技与资本的高效对接,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重点支持自主创新,形成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产业规模扩张。
1. 鼓励风险投资
大力推进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强化对技术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功能。吸引国内外投资机构加入西安创业投资联盟,定期组织科技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对接,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寻求投资机会。发挥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创新投资方式、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
2. 支持科技企业上市融资
争取国家“新三板”在西安高新区扩大试点,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完善和落实企业上市补贴、奖励扶持政策,发挥专业化融资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快推进重点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
3. 促进银行为企业贷款
创新科技金融合作模式,建立科技银行或科技支行试点,鼓励银行、信托、担保等机构加强合作,创新投资方式、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小额信用贷款、集合信托、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试点。发挥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建立政府资金引导、科技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的科技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六)发挥科技园区的承载功能,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五区一港两基地”和区县工业园是聚集科技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区域统筹科技资源的重要推手。结合各园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执行差异化、错位发展战略任务,促进科技资源统筹。
1. 高新区创建统筹科技资源先行示范区
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园区、中西部最佳的科技产业城和中国通讯第三极的目标要求,围绕“两带四区七园(基地)”[]的产业功能布局,在专业园区建设一批共性的技术服务平台,加快聚集专业化的人才、机构与设施,加快产业与资源的对接互动,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通讯、光伏与LED、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力设备与能源技术、软件与服务外包、生物制药、创新型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大力开展科技金融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先行先试,促进技术开发与产业融合,建设成为统筹科技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示范区。到2015年,新增世界著名公司投资的企业及研发机构过50家,聚集大型研发机构100家,新成立科技企业1万家,新增技术中介公司700家,新增10万大专以上人才,新转化科技成果8,000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