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点任务
(一)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步伐,以重大科技产业项目为载体和纽带,促进人才、技术、产业和资本的有机融合,提升企业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技术的集成创新。
1.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争取中省支持,推动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改革企业产权制度,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处理好国家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
的关系,建立经营者的所有权制约机制,明确产权关系上的自负盈亏责任,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真正做到政企分开。确立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建立高水平、高效率的管理决策机构,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2.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争取和支持跨国公司、中省企业在西安建立研发中心、研发基地和企业技术中心,引领西安企业技术创新;通过产学研结合和项目带动,支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通过科技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支持西安地区现有的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等公共科技资源面向企业开放和共享;支持中省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科研院所研发力量,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围绕主导产业、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链,整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内优质资源,推动重大专项和集团项目实施步伐。
3.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交通运输、高中压输变电、专用通用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构建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中小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的产业技术联盟,搭建技术研发、孵化培育、技术产权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共同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和集团项目,促进集成创新,在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同时,注重产业技术联盟的规范化管理,引导产业技术联盟加大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力度。
(二)建立军工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强化政府推动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军工科技资源向地方辐射和扩散的有效机制和产业组织形式,增强军工科技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 支持军工行业组建民用产业集团
在中省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中,支持军工行业依托自身优势组建民用产业集团,促进以大集团、大公司为龙头的民用航天、航空、船舶、兵工科技等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和鼓励航天动力、航空动力、西飞国际等上市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做大做强,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的集中度。
2. 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融合发展
支持和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产业拓展延伸,在飞机零部件、卫星导航、通信和导航设备、核电设备等领域,依托军工技术项目组建民品公司;鼓励民用公司参与军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协调解决非军企业准入问题,扩大对非军企业先进技术产品和零部件采购,建立军民技术融合需求信息发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