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加大对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政策支持。积极指导企业开展质量强企活动,发挥省长质量奖的导向作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体系,推进重点工业企业产品质量达标工作。加快建立省先进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水平,以先进标准引导企业质量提升。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努力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诚信意识。
(九)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转型升级项目的信贷额度,扩大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保理等表外业务融资规模,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探索推广动产、应收账款、仓单、海域使用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抵质押方式,有效缓解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设立的还贷周转金、风险补偿金等作用,积极发展政府投资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持。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合作,积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信托债权计划、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企业资产支持类证券等直接融资产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专营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各类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形式,增强资金实力;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并支持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全面增强地方金融机构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保障能力。
(十)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持。加快建立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机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合作,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设置,新设100个工科专业,办好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在企业建立1000个实训基地,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和职业(工种)培训。完善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机制,推进大学教授进企业挂职、企业人才进大学深造等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动。实行高层次人才无障碍引进政策,实施“泰山学者”和“创新团队”等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凝聚工程,健全完善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评选制度,大力推进“金蓝领”培训项目及技师工作站建设,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式。重点引进一批省外和海外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积极构建以人才评价、培养、激励、流动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允许科技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分享创新收益,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和股权奖励等形式的激励。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