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构建民生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民生领域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郑州”。以重点突破资源与环境瓶颈技术为主攻方向,构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全面开展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努力建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科技监测体系,提高城市建设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环保型科技产业,创新环境保护手段。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安全、健康、环境、生态、富民等社会发展领域,组织实施一批使百姓直接受惠的民生科技示范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着力突破一批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技术,构建形成服务于民生的科技工作体系,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8.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创新链条积极实施和推动县域特色产业自主创新工程,使县域自主创新体系成为郑州市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立足县市一体化,以新郑大枣、中牟大蒜、上街阀门等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地方特色产业为基础,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结合县域特色产业建立产业园;鼓励大中型企业依托县域经济建立工作站、博士点、检测中心等;引导院所、大学、大企业通过技术、人才、资本入股等方式,与县域产业建立专业联系。
(二)重点领域重点领域,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产业和行业。
1.战略新兴产业
(1)新能源。提高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配合实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工程,重点支持开发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应用技术。
(2)新材料。开发高性能、多功能的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超硬复合材料以及超硬材料功能器件等,规范产业技术标准。
(3)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发展转基因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强生物育种技术开发,发展医药产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外诊断试剂和高效基因工程疫苗。开发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新的复方制剂,二次开发名优中成药及民族药,开发药物新剂型。
(4)节能环保。开发节能建筑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节能环保工业技术。
2.战略支撑产业
(1)装备制造。开发高精度、高效率、柔性加工、数字化控制的机电一体化装备的关键技术,高速推土机、装载机、液压振动压路机、旋控钻机、重型起重机械、建筑机械、轨道交通设备及施工设备等关键技术,道路养护设备和阀门等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网络化设计和制造技术。
(2)汽车制造。开发生产厢式客(货)车、新型无氟冷藏车、高速公路清扫车等改装和专用车,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提升整车设计开发能力及平台建设,加强对汽车电子设备、门锁、座椅等高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应用。
(3)现代物流与储运。开发并应用现代物流与储运信息技术、装备技术、管理技术以及绿色物流技术和地下物流技术。
(4)电子信息。自主开发核心电子部件产品,实现电子通信技术的软硬件协调发展,开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互联互通技术,重点开发互联网和传感网结合物联网技术,以及网络服务平台技术,开发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安全应急平台技术、涉密服务器以及身份信息综合应用技术等,开发半导体晶片加工技术,发展嵌入式集成芯片技术及应用等,开发郑州市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IPTV网络视频点播系统、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信息系统、智能卡电表软件、加油站管理系统及加油站IC卡管理系统软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