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郑政〔2011〕9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七日

  郑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宏伟蓝图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郑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全面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提升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核心增长区作用,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
  (一)科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深入实施“科教兴郑”、“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1.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科技投入。2005年市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4933万元,2010年达到了1.9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89%,年均增速达到31.2%。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十一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1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65.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7.9%。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92家,超10亿元的19家,超50亿元的5家,超百亿元的1家。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出台后,郑州市有223家企业通过认定,占全省认定企业总数的43.1%。国家863中部软件产业基地、郑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等一大批优势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充分发挥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在郑州的“集聚”,支持实施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组织实施了一批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项目,推动实施了一批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十一五”以来,共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65项,三等奖75项。2010年专利申请820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60件;专利授权567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54件。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2008年,被列为“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实力50强”;2009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称号,进入国家“十城万盏”试点城市行列,在连续四次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的基础上,进入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行列;2010年郑州市被国家批准为“创新型示范试点城市”,列入国家“十城千辆”试点城市。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