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金大快速通道,建设连接核心区内各组团和园区支线,完善一级交通骨架网络。
--以金大快速通道和一级骨架网络为节点,建设连接核心区内各乡镇和旅游景区支线,完善二级交通骨架网络,实现核心区内乡镇和旅游景区快速通道全覆盖。
--以金大快速通道和一、二级骨架路网为节点,建设核心区内村组支线,完善三级交通骨架网络,实现核心区建制村95%以上通沥青(水泥)路。
形成城乡客货运系统建设。依托金大快速通道,建设层次化、高效率的客货运输系统,努力实现核心区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隙对接。以运输通道为载体,积极构建城际、城市、城乡、乡村一体化客货运输服务网络,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升武威的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客运方面,以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公交化为目标,加快凉州城综合客运中心、武威火车站、武威高铁火车站等重要客运枢纽站场建设。推进核心区内国省道干线、金大快速通道沿线、重点乡镇和重点旅游景区等乡镇、村组客运站(点)的建设,在区域内建立规范有序、开放竞争、充满活力的客运市场体系,实现行政村以上公交全覆盖,提高城乡客运站场服务水平。
--货运方面,结合城市工业和仓储用地规划货运站,以武南煤炭集疏运中心和黄羊公铁联运枢纽为龙头,连接各物流园区、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便捷、畅通、快速、高效的货运高速网络。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物流产业。鼓励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承包、供应商的转变,重点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货运代理企业和货运信息咨询服务企业。加强物流园区建设。
--高效智能的管理运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装备、站场服务设施,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完成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完成物流园区、三级以上客运汽车站、驾培学校、汽车监测站的信息化联网。行业管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运营管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客货运输信息服务网络,使出行者和货运户享受可靠的交通信息资讯服务。建立完善的安全救援系统和快速反应的支持保障系统。
第二节 强化核心区对外通道建设
抓住国家继续加快西部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先发展的机遇,按照全省公路网建设规划,以主要干线铁路和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重点,完善对外交通主干线(公路、铁路、航空等)通道和基础设施配置,形成“公铁航互补、高干支相连、内联外畅、多层立体”的核心区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便捷通达与快速换乘。
公路通道建设。以金大快速通道为纽带,对外多向连接,形成核心区与周边省市的快速通道,着力构建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交通运输枢纽。
--围绕连霍高速公路建设和金大快速通道的形成,加快凉州城区、武南工业园区、黄羊工业园区、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和古浪双塔工业区与连霍高速公路对接,形成东通兰州、西达新疆的快速通道。
--围绕金武高速公路和金大快速通道的形成,加快凉州城与金武高速公路对接,使核心区半数乡(镇)村(组)与金昌形成“一小时交通圈”,促进金武一体化发展。
--围绕营(盘水)双(塔)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大靖城、土门镇和泗水镇与营(盘水)双(塔)高速公路对接,形成东通内蒙、宁夏等省区的快速通道。
--围绕西(宁)武(威)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快凉州城区与西(宁)武(威)高速公路对接,形成连接青海的快速通道。
--围绕规划建设临(河)武(威)高速公路,加快武南镇与临(河)武(威)高速公路对接,形成北通宁夏、内蒙等省区和蒙古等国家的快速通道。
铁路通道建设。借助建设兰州至武威至张掖铁路增建三四线项目,实现核心区与外部联系铁路客运高速化。建设干塘至武威铁路增建二线项目,促进形成兰新、包兰、包中铁路连接大通道,促进北向铁路干线运输快速化、大能力化。
民航建设。利用金昌机场及金武高速公路,加强武威对外航空联系。积极推进武威军用航空机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枢纽建设。结合兰新复线全面改造和规划建设武南煤炭集疏运中心,充分利用武南原有铁路编组站的条件,在武威市设置1万吨和2万吨列车解编系统,积极争取建设武南、黄羊、土门、北河等铁路货运站场,加快武威热电联产、中电投武威电厂、新疆广汇电厂、荣华电厂等专用铁路线建设,建设公铁互联互通和衔接配套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第三节 建设公铁航联运体系
以核心区交通骨架网络为脉络,构建城乡一体、层次分明、分工明确、方便快捷、覆盖宽泛的公铁航客货运输体系。加快核心区内武威综合客运中心、武南煤炭集疏运中心、黄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等重要交通枢纽站场,以及重要乡镇长途汽车和公交站点的建设,加强各站场之间及其与武威军用机场、金昌机场的快速衔接,实现铁路、公路以及航空客运之间的快速换乘。
专栏10 交通重点建设项目
1、金大城乡融合发展快速通道。建设武威市金大快速通道,连通金武高速、连霍高速、营双高速公路,形成覆盖百万人口的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
2、金武高速公路。建设直接联通金昌市区、武威市区的快速通道,公路总里程73公里,2013年建成通车。
3、营双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宁夏营盘水至武威双塔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度,公路总里程145公里,2013年建成通车。
4、武威至仙米寺二级公路。强化武威与青海的交通联系,2011年建成。
5、重要国省干线和省际出口路。规划建设省道212线雅布赖至金昌、天祝至青海互助等重要国省干线和省际出口路改扩建,研究建设金昌至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民勤至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等高等级公路以及建成武南至酒泉柳沟货运专用公路。
6、农村主干道和通村公路建设力度。力争核心区完成建设里程6000公里以上。建设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5个、乡镇客运站29个、村停靠点119个。
7、兰州至张掖增建三四线。建设兰新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途经天祝、古浪、凉州、金川,路线全长500多公里。
8、干(塘)武(南)铁路复线。
|
第七章 推动城乡市政设施一体化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核心区域,兼顾建设一般区域,加快城乡市政设施一体化建设。
第一节 完善给排水系统
按照科学统筹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原则,强化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发展节水型产业,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
用水量预测。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和《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本)》,依据“双城三组团”的不同性质,用水预测为:凉州城核心用水量为35.5万立方米/日;大靖城核心用水量为6.5万立方米/日;永丰组团核心用水量为10.3万立方米/日;黄羊组团核心用水量为3.2万立方米/日;土门组团核心用水量为10.7万立方米/日。(表6)
表6 双城三组团核心用水量
名称
| 核心名称
| 核心规划人口(万人)
| 自来水
用水量
(万立方米/日)
| 再生水
用水量(万立方米/日)
| 总用水量(万立方米/日)
|
凉州城
| 中心城区
| 58.0
| 25.0
| 7.0
| 32.0
|
武南镇区
| 5.0
| 3.0
| 0.5
| 3.5
|
大靖城
| 大靖镇区
| 5.0
| 5.5
| 1.0
| 6.5
|
永丰组团
| 丰乐核心
| 3.0
| 2.5
| 0
| 2.5
|
永昌核心
| 4.0
| 7.8
| 0
| 7.8
|
黄羊组团
| 黄羊镇区
| 3.0
| 2.1
| 0
| 2.1
|
黄羊河农场
| 1.5
| 1.1
| 0
| 1.1
|
土门组团
| 土门核心
| 3.5
| 5.0
| 1.5
| 6.5
|
黄花核心
| 6.0
| 4.2
| 0
| 4.2
|
给水设施建设。依托核心区水资源条件和现有给水设施,根据城镇布局和人口规模,充分利用流域内地下水资源和毛藏水库、西营水库、黄羊水库调蓄功能,以及景电二期向民勤调水工程,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适度规划和建设城镇供水设施。积极利用杂木河良好的水质条件,结合新修库容约4000万立方米左右的毛藏寺水库,铺设专用输水管道至凉州城区、武威工业园区和武南镇。置换现城区所用地下水,改善水质,提高饮用水质量。(表7)
表7 双城三组团核心给水设施近远期规模
名称
| 核心名称
| 水厂名称
| 近期规模(2015年)
| 远期规模(2030年)
|
水厂规模(万吨/日)
| 占地
(公顷)
| 水厂规模(万吨/日)
| 占地
(公顷)
|
凉州城
| 中心城区
| 现状水厂
| 13.5
| 6.3
| 20.0
| 8.0
|
工业园水厂
| 3.4
| 2.4
| 5.0
| 3.5
|
武南镇区
| 武南水厂
| 2.1
| 1.5
| 3.0
| 2.1
|
大靖城
| 大靖镇区
| 大靖水厂
| 3.4
| 2.4
| 5.5
| 3.8
|
永丰组团
| 丰乐核心
| 金太阳水厂
| 0.7
| 0.5
| 2.0
| 1.4
|
丰乐水厂
| 0.2
| 0.1
| 0.5
| 0.2
|
永昌核心
| 新能源水厂
| 3.2
| 2.3
| 7.0
| 4.4
|
永昌水厂
| 0.4
| 0.2
| 0.8
| 0.4
|
黄羊组团
| 黄羊镇区
| 黄羊水厂
| 1.5
| 1.1
| 2.1
| 1.4
|
黄羊河农场
| 黄羊河水厂
| 0.9
| 0.7
| 1.1
| 0.9
|
土门组团
| 土门核心
| 土门水厂
| 2.9
| 2.1
| 5.0
| 3.5
|
黄花核心
| 黄花水厂
| 2.5
| 1.8
| 4.2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