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能源统计,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统计监测体系。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充实能源统计力量,对全市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耗能单位和污染源数量,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做好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统计数据和污染物排放数据网上直报工作前期各项准备,严格执行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有关核算制度。(市统计局负责,市环保局、经贸委、发改委配合)
(二)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加大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力度。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督促和指导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组织开展面向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增效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计量检测机构作用,为重点耗能企业提高计量检测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积极推动节能产品认证、认定工作,不断提高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标志的社会认知度,引导社会消费行为,对不符合能效标识管理要求的产品不准进入市场。(市质监局负责,市经贸委配合)
(三)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的有关规定,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审查节能评估情况,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权限内年综合用能2000吨标准煤或年用电500万千瓦时以上的项目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把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性条件,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对建设项目未经验收擅自投运、久拖不验、超期试生产等违法行为,严格依法进行处罚。(市环保局、经贸委、发改委负责)
(四)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高度管理。充分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综合优势,优化电力终端用户用电方案,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技术,推进能效电厂建设,提高电能使用效率。积极推进节能调度发电方式,优先安排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化燃煤火电机组运行方式,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效机组发电,实现电力节能、环保和经济调度。(市经贸委负责,市环保局、发改委及新疆油田公司、西部钻探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相关处室配合)
七、强化责任,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管理
(一)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将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市经贸委负责,市发改委、财政局、国资委、环保局、统计局等部门配合)
(二)加强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重点耗能企业要设立能源管理岗位,配备专职人员,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要开展污染物排放量审计、能源审计,并实行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公告制度,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检查。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企业,实行强制性审计。(市经贸委负责,市发改委、环保局、统计局等部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