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石化生产系统达到或超过《国家清洁生产标准(炼油行业)》二级标准。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培育发展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依托专家和专业机构,扩大清洁生产审核面,提高审核质量。加快研究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配套政策,对开展清洁生产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企业给予鼓励支持。引导企业主动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对污染超标和从事有毒有害物质生产的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抓好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评估,督促企业严格按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提出的实施方案,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攻关和科学研究,大力推广已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由市经贸委负责,市发改委、环保局、科技局、质监局等部门配合)
五、依靠科技,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
(一)加快先进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实施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节能示范项目和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科技主管部门要把重大节能减排技术项目列入科技攻关计划、重大专项和高新技术发展研究计划及大学科技园项目计划,组织对共性、关键节能减排技术攻关,引导企业积极从事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研发,积极申报节能专利产品和专利技术,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加大行业共性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市科技局负责,市经贸委、发改委、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二)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培育社会节能服务中介力量,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其规范运作,有序发展。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电力需求侧管理等节能新机制、新方法。鼓励和支持有关行业协会和专业技术机构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咨询服务。(市经贸委负责,市发改委、环保局、建设局等部门配合)
(三)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我市环保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重点支持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增强我市环保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其研发生产适合我市的环保技术装备。积极推进环境服务产业发展,研究提出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市环保局负责,市经贸委、发改委、科技局、建设局等部门配合)
(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对外交流渠道,积极推动我市企业与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在节能减排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在搞好科技项目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人才、信息、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拓宽节能减排合作的领域与范围,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管理经验,提高节能减排合作水平。(市经贸委负责,市发改委、科技局、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六、强化节能减排基础管理和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