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进一步强化生猪疫病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防控方针,切实做好生猪疫病防控工作。继续落实好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所需疫苗经费主要由市和区县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市级财政按照差别政策给予适当补助。进一步健全和稳定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队伍,适当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注射工作补助标准。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的人工注射经费补助标准由1元/头次提高到2元/头次,补助经费由市和区县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市级财政按照差别政策给予适当补助。(责任部门和单位:市农委、市财政局、有关区县政府)
(六)完善生猪防疫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政策。对病死猪一律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要加大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快上海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崇明地区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建设速度,进一步提高本市动物无害化处理的能力。对郊区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病死猪,实行统一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切实提高无害化处理的覆盖面。所需经费由市、区县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市级财政承担统一收集的车辆等设施保障经费,区县财政负责落实统一收集的日常运转经费。适当提高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补贴标准。对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补贴由每头500元提高到800元,补贴资金由市财政承担。(责任部门和单位: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有关区县政府)
三、进一步强化信贷和保险对生猪生产的支持
(七)保障生猪生产必要的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在区县级建立和完善担保贷款体系。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着手建立规模养殖企业联合体担保贷款机制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加强对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企业的信贷支持。(责任部门和单位:市财政局、市金融办)
(八)继续落实好有关能繁母猪、生猪的保险政策。要继续实施能繁母猪、生猪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建立更加严格的保险与耳标识别、生猪防疫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提高能繁母猪和生猪的保险覆盖面。(责任部门和单位:市农委、市财政局、市保监局)
四、加强生猪市场调控和监管
(九)建立和完善生猪市场调控机制。增加本市猪肉储备总量。市财政要研究支持部分骨干企业建立商业储备,作为政府调控市场的补充资源,保障政府和商业储备的长期稳定运行。要积极发展猪肉冷链系统建设。建立健全预警指标,充分利用储备吞吐调节功能,缓解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猪肉价格过度上涨。(责任部门和单位: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