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的若干意见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构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治理和动态监测体系,依法防止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到2020年,《规划》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0%,矿山植被恢复取得显著成效。

  1.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大小兴安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式,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堤、坝、涵洞等水土保持设施,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使林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改善。

  2.整治居民生活环境和工业污染。实施中心城镇的污水处理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污水以及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工程、电力行业脱硫改造工程和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建设,加强大气污染的防治和节能减排,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3.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区的综合治理。实行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对砂金过采区等矿区废弃地实行土地整理,恢复植被和土地功能。对已建的矿山企业,依法制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保护措施。加大省级投入,重点对大小兴安岭林区老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七)加强森林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

  逐步调整森林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布局和规模,加快构筑与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建立起与森林生态功能区相应的补偿机制和考核体系,把森林生态功能区建设成以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产业强区。

  1.引导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按照“规模适度、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环境可承载”的原则,加快构建具有林区特色的生态城镇体系,引导生态脆弱地区、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点和人口平稳有序地向基础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乡镇、村屯转移。

  2.严格限制矿产开发。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限制矿产开发。对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区域,科学确定开发时序,实行点状开发、集约发展。明确区域内严格限制发展矿产加工业目录,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现有企业,探索通过设备折旧补贴、迁移补贴、土地置换等手段,实行产业转移或关闭。

  3.推进大兴安岭地区建立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以“低碳产业、林业碳汇、低碳能源、低碳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低碳、绿色、生态的品牌价值,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把大兴安岭建设成具有林区特色的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

  三、组建专题推进工作组组建由省林业厅、森工总局、农垦总局、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农委、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大兴安岭、伊春、黑河、绥化、哈尔滨、佳木斯、鹤岗等市(地)政府(行署)为成员单位的专题推进工作组。省林业厅、发改委为组长单位。

  附件2
  加快林区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省大小兴安岭林区构筑以生态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林区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林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促进《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与目标

  (一)总体要求。

  树立“保护是前提、发展是根本、产业是基础”的理念,大力培育林区“造血功能”,积极争取国家大项目和政策的支持,加快林区经济转型步伐。要以经济转型促进生态保护,立足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充分发挥林区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好、生态环境优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和大量吸纳就业的产业,实现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的转型。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现代林区产业体系,主导产业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并依托产业园区形成集聚快速发展的态势,非传统木材生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0%。

  (三)重点项目选择标准。

  近期(2011-2013年)项目,要求有明确项目法人主体,项目前期工作达到项目建议书或预可研以上深度、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对就业拉动较强、能够通过土地、环保和节能审批、项目产品市场预期较好。中期(2014-2015年)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发挥地方优势,有较强的经济回报能力,易吸引战略投资者。按照以上标准,近中期共规划各类产业项目437个,产业集聚园区31个,总投资匡算约1857亿元。

  二、优势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一)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1.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林上和林下资源,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大力支持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吸纳林区人口转移和劳动力就业,把林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绿色生态食品、特色畜禽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2.发展重点:扶持发展以有机黑木耳、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和以蕨菜、黄花菜等为主的特色山野菜产业。合理保护和开发野生林产品资源,提高蓝莓、大果沙棘、榛子等野生果品的产业化水平;积极发展以有机大豆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建设全国脱毒马铃薯繁种基地和无公害大豆生产基地等;发展貂、狐、獭兔等珍贵皮毛动物和鹿、林蛙、山禽等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建设林区特色珍稀动物养殖基地。

  3.近期重点项目:规划建设97个项目,总投资251亿元。

  大兴安岭:规划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104.6亿元。主要有野生蓝莓原料基地及加工、食用菌及绿色山野菜加工、松岭澳林绿色蔬菜制品、呼中千日果保健食品、图强珍贵毛皮动物养殖基地、冷水鱼养殖、漠河北极狐屠宰深加工、加格达奇生猪屠宰加工、云博经贸肉牛养殖屠宰、岭南1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植及原料基地、加格达奇马铃薯薯渣和汁水资源化、对俄绿色食品生产出口示范等项目。

  伊春:规划建设项目29个,总投资63亿元。主要有铁力集佳牧业肉鹅养殖加工、黑龙江翔宇肉制品深加工、伊春蓝莓产业化、新青沙棘种植及加工、小兴安岭蓝莓组培及种植基地、兴安蓝莓饮品加工及基地、嘉荫白桦汁、嘉荫华玉山野菜加工等项目。

  黑河:规划建设项目17个,总投资36.4亿元。主要有林区蓝靛果忍冬、中俄高纬寒地浆果种苗繁育和特色小浆果经济林种植,爱辉对俄蔬菜生产加工、燕麦深加工、酒类酿造储藏一体化酒堡、山珍系列产品,北安马铃薯淀粉精深加工、速冻绿色食品、蔬菜加工、速冻玉米加工、食用菌及山野菜加工和大豆产业集聚区,嫩江维维豆奶,九三完达山乳业鲜奶加工,五大连池景区矿泉绿色山野菜加工,逊克寒区特色浆果果茶、孙吴大果沙棘产业化等项目。

  森工:规划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26亿元。主要有带岭黑森食用菌和山特产品、特种野猪产业开发、五味子GAP标准化种植,清河蓝莓种植,沾河马铃薯变性淀粉加工,绥棱粮食精深加工,通北脱毒马铃薯种苗良种等项目。

  其他地方林业:规划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4.8亿元。主要有巴彦食用菌栽培基地,木兰大果榛子基地,通河绿色食品加工,绥棱山野菜加工、蜜蜂、特种猪、马鹿、森林鸡养殖,鹤岗有机食用菌种植基地,萝北野鸡和山地鸡养殖等项目。

  农垦:规划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16.2亿元。主要有嫩江农场10万亩脱毒马铃薯、尖山农场有机大豆基地、红色边疆农场绿色食品、逊克农场蓝莓生产加工、海伦农场绿色蔬菜种植、铁力农场3000亩蓝莓种植加工、五大连池仙骊绿色经济林及林下经济、嘉荫农场食用菌加工、宝泉岭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等项目。

  (二)做优林木深加工产业。

  1.发展方向:坚持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壮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利用率高的林木精深加工产业。

  2.发展重点:尽快形成初级产品、中端产品和高端产品各有侧重的产业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及废旧木质材料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林木资源的多环节加工增值。在黑河、加格达奇、伊春等地扶持若干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大型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加快改造升级,提高产品加工度和档次。支持原料林基地建设,全面缓解停止主伐后木材加工业原料缺口问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跨国并购、跨国经营,推进境外森林资源的合作开发和利用。

  3.近期重点项目:规划建设36个项目,总投资103.8亿元。

  大兴安岭:规划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43.6亿元。主要有神州北极木业板业加工、木结构建筑研发、家具生产线,兴邦公司境外阿玛扎尔林浆一体化,新林后贝加尔境外采伐加工等。

  伊春:规划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12.5亿元。主要有光明集团创业园区、铁力40万件板式家具、伊春旅游木制工艺品加工,嘉荫百绅德木业林板一体化加工、嘉荫复合地板等项目。

  黑河:规划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14.1亿元。主要有北安秸秆中高密度板,爱辉中高密度板,五大连池兴安木业,逊克层积材地板、高中密度人造纤维板等项目。

  森工:规划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25.8亿元。主要有龙江森工集团高中密度纤维板、10万套实木板式家具、实木强化复合地板、对俄木材采伐、对俄木材综合加工、实木家具及滑雪板加工,带岭木醋液等项目。

  其他地方林业:规划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7.8亿元。主要有巴彦木材精深加工,鹤岗林瀚木业细木工板和卓雅木业、祥鹤木业喷漆生产线等项目。

  (三)积极发展林区商贸服务业。

  1.发展方向:适应林区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托中心城市、小城市和重点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便捷的商贸物流网络体系。

  2.发展重点:提高加格达奇、黑河、伊春等林区交通枢纽城市的物流中转能力。在黑河、漠河等口岸城市形成集转口、过境、加工贸易、货物集散、国际商务为一体的口岸物流中心。围绕林区特色产品,构建大型跨区域绿色食品交易市场、毛皮交易市场、北药产品集散市场、木材精加工产品和种苗交易市场,形成全国林特产品集散基地。进一步提升批发零售经销模式,培育壮大连锁经营、统一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经营模式。大力推进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大卖场等新型业态向中小城镇延伸。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若干个集运输、仓储、检验、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物流企业。

  3.近期重点项目:规划建设41个项目,总投资84.6亿元。

  大兴安岭:规划建设项目8个,总投资39.7亿元。主要有大兴安岭地区商贸物流、交易市场,漠河北极国际会议中心、漠河古莲综合检修厂,加格达奇安防监控系统,大兴安岭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图强、塔源、壮志商贸型城镇中转集散中心等项目。

  伊春:规划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6.7亿元。主要有国际物流、铁力物流大市场、嘉荫中俄互贸区、乌马河和朗乡农林产品批发物流大市场等项目。

  黑河:规划建设项目14个,总投资31.4亿元。主要有黑河国际物流中心、黑河对俄果蔬物流中心和商品流通平台建设,北安贸易城和通北镇商贸物流、昌泰物流中心、赵光商贸物流中心,嫩江货运物流中心和商贸城改造、矿泉产品物流配送基地,孙吴博来德物流中心,逊克国际物流中心,爱辉商贸物流中心和农村商品物流中心等项目。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