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的通知

  (三)交通运输节能。
  1.公路运输节能。一是加快运输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和质量升级。限制超标准高耗油交通工具,实行乘用车油耗限值标准,提高燃油经济性。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鼓励开发使用节能环保型混合动力交通工具。二是推广现代物流集约配送,降低物流、客流吨公里油耗。客运要加快发展衔接城乡、适应城乡运输特征的城际客运,并与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试行联运。干线货运要以场站为依托,积极推行大型化(大吨位、大容量)、箱式化(集装箱、半挂车、甩挂车)、专用化(针对货物特性、物流作业特性)、高质化(型号系列的统一、内在质量的提升)运输;城市配送货运要积极实现小型化、专用化、环保化,具有与物流配送相适应的车辆。三是优化运输结构。通过价格政策引导等措施,形成各种运输服务方式和服务业态的合理比例关系,降低机动车活动密度,减少机动车行驶里程,实现公路运输节能。
  2.城市公交节能。一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进一步明确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低碳化发展。继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确立“近期实施BRT系统,远期采用BRT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二是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辆和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实施新能源汽车行动计划,城市公交客车、出租车等扩大推广燃气汽车或使用混合动力汽车;加快醇类燃料推广和煤炭液化应用实施进度,进一步推行车用乙醇汽油替代燃料,改造推广清洁燃料公交车,环保型公交车辆所占比例达90%以上;加大车辆更新和整修力度,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存量,继续运用财政补贴政策,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或拆解回收。三是加强路网建设,优化公交线网。改善济南路网和路口节点布置,调整优化公交线网,统筹安排公交站点、线路、运力、换乘枢纽等设施,创造顺畅的道路交通条件,解决线路设置不科学、车辆空驶里程多、机动车拥堵、能耗浪费等问题。
  3.航空运输节能。采用节油机型,加强管理,提高载运率、客座率和运输周转能力,降低油耗,提高燃油效率。
  (四)商业节能。
  1.加强商场节能。抓好大型商场、超市节能。推进新建商场在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等环节全面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积极采用先进节电、节水技术,使用高效照明灯具、节能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等节能产品;加快既有商场空调系统、冷藏设备、电梯、照明、卫生间等设施的节能技术改造,大幅度降低电力消耗。
  2.加强宾馆饭店节能。鼓励使用高效燃气灶、高效空调、中水回用装置、高效照明灯具等节能产品;推广运用先进节气、节水、节电、节油技术,组织实施空调、通风、照明系统及厨房节约燃气、节约洗涤用水等改造工程,减少一次性消费品使用。
  (五)公共机构节能。
  1.加强公共机构建筑节能。针对不同公共机构建筑特点和能源消费类型,对公共机构建筑围护结构、中央空调、采暖、照明、电梯等进行节能改造。鼓励采用蓄冷、蓄热技术、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节能门窗、新型墙体材料等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等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推广使用智能高效集中采暖设备和浅层地源热泵、太阳能等新技术、新能源。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室内温度最低(高)标准。
  2.强化节能产品政府采购。修改完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构建节能产品采购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健全节能产品、设备强制采购制度,扩大节能产品采购范围。
  3.加强公务用车节能管理。制定和完善公共机构公务车辆配备配置标准,将公务用车纳入节能产品采购范围,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积极推动公务用车改革,淘汰高耗能车辆,完善公务用车油耗定额管理。
  (六)农业节能。
  1.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研发推广适合我市农村特点的快装型沼气装备系统、高效太阳能沼气装置、户用沼气冬季产气关键技术、大型沼气综合服务模式。依托畜禽养殖场,研制大中型沼气专用技术装备,实现工程装备产业化;推进秸秆成型燃料加工装备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研发攻关,大力推广使用秸秆成型燃料,完善秸秆气化技术及系统装备,建设农村秸秆气化工程;加大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使用力度,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
  2.推进农业科学种植。鼓励采用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全面替代落后的漫灌方式。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化肥集约利用。积极推广新型施药装备,鼓励使用生物制剂预防或杀灭病虫害,逐步减少传统农药使用。
  3.淘汰落后农业机械。加快老旧农机设备的淘汰更新步伐。强制报废油耗大、作业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超期服役的农机设备,鼓励采用节能高效的翻耕、播种、收获机械及农产品粗加工机械。
  (七)居民生活节能。加强节能产品监管,完善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规范节能产品市场,引导居民使用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计算机等家用电器,降低待机能耗。落实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政策,鼓励消费者使用节能灯具等高效节能和新能源产品。结合城市改建,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使用。创建50个节能型示范社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