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十二五”节能规划的通知

  “十一五”期间,我市节能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我市能耗总量较大,清洁能源利用量较少、利用效率偏低,万元GDP能耗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由低到高列第11位。二是大量落后设备仍然存在,工艺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但总体上看用能设备旧,生产工艺落后,能源效率低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三是节能基础工作仍显薄弱,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公众节能意识有待增强,节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有待完善,节能统计监测、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有待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节能长效机制建设尚未完全形成。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节能首位方针,通过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完善节能经济政策,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基础管理和依法监管,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的基础上,探索新思路、研究新方法,全面推进全社会节能,构筑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节能机制,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相结合。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以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严格限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改造落后产能。依靠技术进步,加快成果转化,加大技术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完善节能管理体系,提高节能管理水平。通过管理创新促进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结构优化和管理创新。
  2.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和市场驱动相结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常态化节能管理制度和监察执法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其最佳资源配置作用,调动企业和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节能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节能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重点控制和一般管理相结合。实施节能分类管理,把重点领域和用能大户作为监管重点,制定明确的节能目标与措施,督促其落实节能法规和节能标准,鼓励其研究节能技术特别是关键共性技术,不断改进工艺,提高节能效果。对一般耗能单位在严格依法管理的同时,注重政策引导和提供服务,通过先进单位的节能经验带动其节能管理上台阶。
  4.监察执法和自觉节能相结合。建立健全监察执法制度,完善节能管理制度,重点督查企业淘汰落后高耗能用能设备情况,督查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强化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定额考核和完成情况。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参与节能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等节能主体自觉节能。
  5.实现节能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正确处理节能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能制约“两高一资”产业盲目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形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较快发展加快实现节能目标。
  (三)任务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较为完善的节能目标约束体系、节能政策支持体系、节能监督管理体系、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和节能文化促进体系,节能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5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年均降幅3.66%。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年均下降3.89%,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各项节能目标。
  三、工作重点
  “十二五”期间,全市节能工作要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稳定增长,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大产品深加工力度,延伸钢铁、建材、机械制造等行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节能技术开发投入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传统产业装备水平的改造提升,提高节能技术水平。
  (一)工业节能。
  1.钢铁工业。一是调结构控总量。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精品钢材,实现产品高端化、装备现代化、生产清洁化、能源节约化。重点发展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焊管等产品,加快高强度、高韧性特厚板材开发,推进配套汽车产业专用钢板生产,形成完整的汽车、船舶用钢系列产品,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精品钢材基地。发展优质球墨铸铁产品,打造提升全国优质铸造生铁基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按国家产业政策关闭“小烧结机、小焦炉和土法焦炉、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小轧机”,合理控制钢铁总量,增加优质钢铁产量比重。二是拓展余热利用领域。加强钢铁生产过程中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提高回收率和利用率,实现全余热闭路利用。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钢铁企业余热利用的社会化。三是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大力推进生产设备大型化,广泛推广应用高炉喷煤、炉顶压差发电、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回收、铁水炉外处理、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回收、钢水炉外精炼、高水平的近终型连铸连轧紧凑型流程、炉渣粒化处理,炼钢顶底复合吹炼技术、溅渣护炉技术、快速成渣技术、终点控制技术和近终型高效连铸技术,同时加大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干法除尘,提高转炉、各工序水的回收综合循环利用等技术,轧钢实现全一火成材和铸坯全面热送装工艺,并对上述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再创新。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