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正确运用信访机制。深入贯彻执行《
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和补救工作。积极引导当事人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使信访案件向其他法律救济途径有效流转,树立国家法律权威,避免信访渠道对正常纠纷解决方式尤其是司法程序不必要干扰和冲击。健全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考评标准,合理安排各级信访调处事务,避免基层责任过重。正确看待本市辖区内的正常信访现象,避免因过分强调“零上访”刺激某些地方实施压访、匿访、拒访等不适当、不合法行为。加强市信访大厅综合接访工作,加快社区、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市信访局)
5、积极协助公众增强守法用法能力。加快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建设,健全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帮助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接近法律、实现正义。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活动,有效利用各种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全社会对建设法治政府的认识,为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五)加强监督考核,规范行政权力依法运行。
按照权力运行规律,继续抓好内部监督问责,更加强调外部监督作用,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防范行政运行中的道德风险,构建廉洁政府和阳光政府,增强行政机关公信力。
1、加强廉政勤政法制建设。要深入实施《广东省<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加大问责力度。对决策重大失误、违法决策和执法、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要依照事故性质、情节轻重追究相应责任。要严格控制公务车辆购置,规范公车使用审批,实施以货币化为主导兼顾公务用卡的改革。要实施惩防结合的廉政工作制度。进一步改进廉政教育方式,加强身边案、近期案、典型案为主警示教育。更加重视案件查办工作,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防止设立小金库。要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严格执行副处以上级别干部财产、投资、家庭、出国等事项申报制度,防范“裸官”等风险行为,及早发现处理行政官员腐化问题。(责任单位:市监察局)
2、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审计部门要着力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和预算执行审计、重大投资项目审计、金融审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加强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资金等公共资金的专项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行政行为的效能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决策实施后评估办法,适时对重大的财政支出、制度改革、招商引资组织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反应等方面评价,注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违纪违法和重大渎职失职人员应坚决查处并启动问责程序。各级政府要对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监督,支持和保障审计、监察机关依法独立履行职责,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责任单位:市监察局、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