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郑政〔2011〕8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郑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为促进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持续发展,适应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办人民满意和发展需要的教育,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郑州市社会发展规划,结合郑州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制定郑州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发展情况
  (一)“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成绩显著
  “十二五”期间,郑州市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如期实现了既定的各项目标。2009年,全市有各级各类教育学校2335所,在校生240万人,教职工13.88万人。
  1.义务教育继续得到巩固提高。
  普通初中274所,在校生274558人;中等职业学校126所,在校生306977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97647人);小学1030所,在校生586001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毛入学率104.03%,辍学率-0.57%,五年保留率108.4%,应届毕业班学生毕业率100.87%。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99%,毛入学率122.41%,辍学率1.49%,三年保留率93.23%,应届毕业班学生毕业率99.63%。5年以来,累计投入19.6亿元新建或改扩建了近70所中小学。同时,还通过资源重组的形式置换搬迁了3所学校,整体购买了2所学校新校区,接收了31家企业和单位办的75所中小学。
  2.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全市共有普通高中109所,在校生15.58万人。优质普通高中资源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已达到46所,优质高中覆盖面超过44%。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26所,比2006年增加16所,在校生306977人,比2006年增加45048人。全市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5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4所。非学历培训机构600余所,年培训规模达到45万人次。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89%,接近国家2020年指标要求,高中段教育职普比1.06∶1,符合国家要求,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8%以上。
  3.地方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发展。
  2009年,郑州市实施学历教育的地方高校达到13所(公办5所,民办8所)。其中,实施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10所,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4所。截止2009年底,地方高校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14.2万人,较5年前增长90.2%。
  4.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市各类中初等教育学校教职工总数73619人,其中专任教师6080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普通高中97.37%,普通初中99.48%,小学99.91%,幼儿园(含学前班)98.36%,中等职业学校84.41%。普通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的比率为65.31%,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比率为87.44%。
  5.教育投入不断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至2个百分点。2009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80.4亿元,财政性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2.2%。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1489元和66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56元和92元;农村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1539元和679元,比国家规定标准高出1009元和349元。近五年来,我们累计投入资金4.9亿元,通过每年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工程的办法,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目前,全市所有农村中小学全部实现了“校校通”,全部配备起了标准化的实验室和计算机室,全部拥有了钢琴等常备教学器材。
  6.素质教育逐步深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实施了郑州市学校优质化工程,着力从整体上改善郑州教育的面貌。积极引导学校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努力形成一校一特色的办学格局。探索构建道德课堂活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着力打造郑州基础教育的品牌和课堂文化。投资2亿元用于“班班通”提升工程,2年内完成全市近1.8万个教学班的设施装备工作。学科竞赛成绩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至今已获国际奥赛金牌7枚,且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生等学科竞赛获奖人数一直占全省获奖人数的70%左右。2009年高考理科平均分高出全省平均成绩10分,一本上线率10.87%,比全省平均值高出3.96个百分点,保持全省第一;高考文科一本上线率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2010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有大幅提升,增幅比例达10%。
  7.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关注和改善。
  2008年,我市将农村小学、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天2元、3元。同时,对我市低保家庭和生活特别困难家庭考上高中段和高校的学生分别给予5000元、8000元的资助。从2009年秋季开始,对进入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郑州市农村学生,除了享受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外,还同时享受每年1000元的学费补贴。从2010年秋季开始,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户籍中职生免费。规范办学行为,在全省率先叫停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助”、“名校办民校”等办学模式。积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市区每年接收3万名以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其中90%的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
  (二)“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教育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农村高中段教育普及程度不高,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市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办学条件差,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不高;地方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水平不高。特别是学前教育发展短板明显,全市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仅占总数的1.2%。
  2.学校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由此产生的学生“入学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仍然存在,群众反应强烈,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3.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还不适应,优质教育资源供应相对不足。
  当前教育发展质量滞后于规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民群众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4.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与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日益加重;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还需要增强科学性;教师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十二五”期间郑州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新机遇
  当前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为郑州教育发展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中部崛起、郑州都市区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战略的实施,对优化郑州教育布局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郑州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新世纪以来,郑州GDP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期全市财政总收入大幅提高,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涉及民生的支出逐年增长。以2009年为例,全年市本级财政共为教育投入20.33亿元,比2008年净增近4亿元。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的重心应转移到抓管理、抓教学上来,树立高标意识,着眼于教育的均衡发展,由过去的重点办好几所学校转移到办好每一所学校上来,使郑州教育整体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